〖质疑,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再如在《扁鹊治病》一文中,谈到对蔡桓公的评价时,我们给他的评价是“讳疾忌医”。有学生对这个词有所不解。在查阅了字典后,他提出了疑问:讳疾忌医是指明知有病而不愿承认,害怕医治的现象,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而在文中,蔡桓公并不知道有病,何谈掩饰或不愿承认呢?象这样,学生有了疑问,主动探究解疑,在探究解疑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这就象一个良性循环。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有创造精神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会学生质疑,实际上是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终身的学习中受益。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培养·开展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能有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如:
1、分组讨论问题开展比赛可以课堂小组讨论,也可以村寨小组讨论。课堂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采用快速抢答的形式来学习。大家情绪高涨,越比越放得开。再者多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
2、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
3、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如教学完《扁鹊治病》后安排了小记者活动。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扮演“扁鹊”、“蔡桓公”、“大臣”的同学提几个问题。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所提的问题才深刻;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才机灵、流畅,才有哲理性。这种形式的活动放在课文教完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
活动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体选择哪一种应有针对性;活动原则应突出开放性、主体性、挑战性;活动目标应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诸如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课堂教学活动多多益善,因为它好比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动机。
〖阅读教学要贯彻启发式原则·补充知识,唤起联想,启发想象,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我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视贯彻启发式原则。究竟什么是“启发式”呢?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探讨,至今大家对启发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毛主席在1929年提出的十大《教授法》中,第一条就是:“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可见他很重视启发式。我这里主要谈自己对启发式精神实质的体会,以及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贯彻启发式原则的。
我在教学中经常抓住时机补充一些知识,唤起学生的联想,或背诵有关的诗歌、谚语、成语,或讲个典故,或欣赏名画,或观察自然等,以扩大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和意境的理解。
又如,教《纪昌学射》一课时,我让学生背诵了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谚语,还补充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几个小故事。这样,不仅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学生丰富了知识,扩大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发展了思维和想象力,同时提高了阅读的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意外巧处置课堂亦精彩·要不断加强教学积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封闭的、一元的,而是多维的、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相互碰撞、接纳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意外事故”,如学生的回答或发问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的行为令教师尴尬等等。那么,如何看待这些越来越多的教学意外?作为教师──意外的处理者,如何处置这些意外,才不致课堂因这些意外而松散、停滞、混乱,反而因意外而精彩呢?
古有《纪昌学射》,为了学习射箭,纪昌苦练眼力,花五年的时间,把蚊子看成车轮大,最后才成为优秀射手。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是什么,当然是他的文学素养,他对教育的理解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没有足够的文学积淀,没有对教育的深邃理解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就不可能有深厚的教学积累,当“意外”发生时,自然会“惊慌失措”,哪里还顾及得了处置契机的把握?弄得不好,还会错把“和氏璧”当成普普通通的石头,与机会擦肩而过。
行文至此,笔者对“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或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说深以为是。让我们正视意外,善待意外,把握意外,化意外为亮点,给课堂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