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寡人反取病焉。
2、请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和现在用法不同的词,并简要分析。(5分)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分)
5、楚王和手下想了一个什么计谋来侮辱晏子的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出来。(4分)
6、晏子是如何批驳楚王的呢?这样做好在哪里?(10分)
综合题
1、课文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楚王和晏子写活了。请联系课文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人物形象。
2、课文展示了高度的语言艺术,请联系课文说一说晏子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1)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2)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3)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左右”文中指“近旁的人”,现在指方向;“病”,文中指“辱”,现在是指疾病。
3、本文写的是晏子出使楚国,用辞令战胜楚王,为国家保持尊严的故事。
4、晏子是“齐之习辞者也”。
5、诬齐人为盗。
6、晏子先退一步,假定缚者是齐国人,接着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先举了个事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是什么呢?水土异也。同样,“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顺理成章地推出: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晏子就其转化的条件都是“水土异也”这一点进行类比,十分高明而巧妙,片语之间,晏子化被动为主动。
综合题
1、晏子是一位机智善辩而又有风度的政治家、外交家,楚王是一位自作聪明,仗势欺人的无能君主。两位人物分析正确,概括准确,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两位人物分析正确,概括准确,但语言不够简练的,等第是良;两位人物分析不够正确,概括一般,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两位人物分析不正确,概括不准确,表述不清楚的,等第是下。
2、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这是其一;说话时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这是其二;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这是其三。写出三个要点,且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写出其中两个要点,且表述清楚的,等第是良;写出其中两个要点,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写出其中一个要点,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