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纳闷:中学语文教材中为什么不选《老子》?要说名家名篇(恕我浅薄,这似乎是“规定”了的选文标准),老子与《老子》肯定够得上。论名气,老子不在孔子之下,孔子也尊其为师;论经典,研究《老子》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绝对是博大精深。是不是因为太难懂?好像也不对。《老子》是有点玄,但八十一章中比较好懂的也不少。
猜不透的事就不去多费心思了。但我终于有了让老子进课堂的机会。学校的课程超市,需要每个教师都申报一门校本微型课程供学生选修。于是我的《〈老子〉浅说》就登场了。
看得出,我的课题报出来很受人关注。几位同事的眼神有些异样,似乎在问:你讲老子,行吗?当然问我时改变了角度:学生对老子感兴趣吗?能听懂吗?其实,我胆子不小,担心也不少。最担心的是有没有学生来选这门课。“道可道,非常道。”有学生感兴趣吗?学校规定,必须有20人以上选中的课程,才会安排开设。如果不足20人,我的课题就等于放空炮。至于我能不能讲这门课,我已经用一个“浅”字在课题中伸了后脚——这是“浅说”,不是正儿八经的研究。我只是向学生作个入门的介绍,引引路而已。《老子》研究家们做的事,并非我想做的事。
课程超市的报名采用老师摆摊,学生任选的方式。当看到自己的摊位前也有一串学生排起了队,那心中悬着的石头才落了地。报名结束,清点战绩,共是31人。比起报化学实验课程的100多人来,有点少得可怜,但我已是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了。在最后一个同学报名时,我还特地询问了一下原因。他说对老子比较感兴趣。我相信这个学生不是有意挑我想听的话来说的。
课开起来了。一个学期,学校安排了10个课时。我先后“浅说”了“老子其人”“《老子》其书”“老子的道”“老子的辩证法”“老子的处世立身说”“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等专题,和同学们一起选读《老子》中的精彩章节,一起体会老子深邃的哲思。
10课时的“浅说”转眼便完了。说得如何,学校没有评价,但自我感觉不错。学生的收获未作调查,自己的收获至少可归结两条:
一是我更认准了老子该进课堂。只要有机会,还会来“浅说”。《老子》虽只五千余言,却是一个智慧的宝库,取用不竭;翻开《老子》,便是师生与智者对话的开始,启人心智,发人深思。“道可道,非常道”,老子对宇宙起源和终极真理的思索,至今仍光芒闪耀。“反者道之动”,老子辩证的目光洞穿了万物依存转化之迷。“柔弱胜刚强”更是智者告诫世人如何处世立身的名言。还有“无为无不为”,对后人治国治民的影响难以估量。与这位睿智的先哲对话,不仅令师生感叹不已,更引发无尽的思考。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为什么“反者道之动”?为什么“柔弱胜刚强”?为什么“无为无不为”?《老子》的每一章几乎都能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师生们一起在智者之言中发现问题,又一起从中寻找答案,从智慧的宝库中汲取智慧。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 “庆幸自己是中国人”,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有老子。他有漫画书,名为《老子说——智者的低语》。还有一位台湾的王财贵教授认为,儿童就该背《老子》,那能奠定一辈子的聪明。
二是我更认定了普通教师都能够创设课程。课程的垄断已经打破,校本课程开发既为教师创设课程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要求。积极尝试,何乐不为。我不想大言不惭,把“浅说”说成一次成功,但它肯定是一次快乐的尝试。我为有31位学生选读《老子》而高兴,因为我满足了他们爱好的选择;我对自己的“浅说”感觉良好,因为我引领学生站到了智者的面前。也许,从这些学生中,最终还出了一两个愿意坐冷板凳啃典籍的研究者来,谁说得定呢?我相信,这样的尝试,每个教师都可以各展所长地去做,其结果将是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学生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进而课程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理想境界会越来越近。
至此,我忽然觉得课本中不选《老子》,未必是缺憾,让老师自己去请进老子——当然还可以请进其它许多“子”或“非子”——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