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了
⑴男孩原本是个健康正常的孩子。但是,一场大病夺去了他宝贵的视力,男孩从此失明了,那年,男孩才六岁,正值一个少年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龄,而他却从此只能永远与黑漆漆的世界为伴。
⑵男孩的父母为此不知道哭过了多少个昼夜,但是,事实终归是事实,一切力量都无法挽回孩子的光明了。夫妻俩经过了多少个昼夜的思索后,终于释然了。他们想,既然孩子已经失去了光明,就不能再让孩子失去了快乐。于是,他们挖空心思给孩子找乐儿,最后,还是母亲想到了孩子的心坎里——弹弓 !
⑶“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父亲话说到半截,便呜咽起来,“可是,眼前这情况,让我们孩子怎么玩?他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⑷“没事啊,亲爱的,别伤心,我们可以慢慢帮他啊。”母亲赶紧笑着把话题绕开。
⑸于是,每到双休日的下午,户外的草坪上总会出现一家三口的身影。
⑹那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男孩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找回了自己的快乐。在母亲的指导下,男孩裹好石籽,拉满了弹弓。前面十米开外的地方就是一个啤酒瓶子,男孩紧握的弹囊一松手,“子弹”就嗖地射了出去。开始,孩子怎么也打不中,所以,不免有一阵大哭大叫,男孩未失明以前,是伙伴们心中公认的“神枪手”,他玩弹弓,几乎是百发百中!但是,男孩没有了视力,连瞄准都要靠母亲帮助。
⑺开始那几天,男孩痛苦极了,幸亏有母亲在旁边开导:“孩子,相信妈妈,你一定能行的!只要你朝着正前方自己心中的目标射击就行了,别考虑太多!”男孩听从了母亲的话, 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哗啦——男孩欢呼雀跃,他高兴极了,他竟然射中了!“妈妈,我成功了!”孩子激动地说。(A)此刻妈妈的眼中,泪水已经夺眶而出。
⑻从此以后,每逢双休日,男孩总会准时去到草坪上玩弹弓,他的成绩逐渐上升,最重要的是,男孩从此以后,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变得开朗多了!
⑼又逢双休日, 男孩的弹弓射击技术越来越高超了,他几乎也恢复了昔日的光彩,能够达到百发百中了!那天下午,男孩拉弓,射击——一口气射碎了20个瓶子。这时候的他突然发觉,每次来玩,都是妈妈陪着他。“妈妈,爸爸去哪儿了?为什么每次都不来陪咱们?”孩子奇怪地问。
⑽(B)男孩的母亲强压住了心中的酸楚,含着泪却不敢哭出声来,她对儿子说:“孩子,爸爸工作忙,所以只能妈妈陪你来了,但是,你的进步爸爸都知道,放心吧!”
⑾“双休日爸爸还要工作吗?”男孩继续追问。
⑿(C)母亲的泪簌簌地从脸上滚落下来,直滴到碧绿的青草上。男孩哪里知道,他每次玩弹弓,父亲都在啊!父亲的任务就是拿着一只锤子,在儿子子弹的正前方配音。⒀这就是男孩的父亲,他时不时还要忍受男孩射过来的“子弹”的袭击,那可是结结实实的石籽啊!男孩每次拉的都是满弓!他的父亲只能周身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哪怕是炎热的夏天,头上还要戴 上帽子,连头盔都不敢,因为,他生怕异常的击中声音会让自己露馅儿!
⒁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亲,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上播种着至诚至深的爱,有时候,尽管我们看不见,但正是那些看不见的,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
⒂其实,年轻的生命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失明”过,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就站着我们的父母亲,他们在那里为我们引路!
14.本文题为“爸爸去哪儿了”,请根据全文内容,用简洁 的语 言说说男孩的爸爸到底去哪儿?(4分)
15.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那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坪,男孩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找回了自己的快乐。
16. 文章画线的(A)(B)(C)三处都描写了母亲的眼泪:。请分别说说母亲的泪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17.你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4.爸爸戴着帽子,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儿子的正前方,无声地(“配音玻璃破碎的声音”)忍受着儿子射来子弹的袭击。(4分)
15.这里写出父母陪儿子玩弹弓的环境美好,充满生机(1分),衬托出一家人在此玩弹弓的快乐心情(2分),突出表现父母对儿子无私的爱(1分)。
16.(A)处:孩子重新振作起来后,母亲开心的、无比激动的泪水;(B)处:母亲隐瞒儿子又担心儿子知道真相的酸楚的眼泪;(C)处:母亲对孩子爸爸为儿子所做一切感动、理解的泪水。(6分,每处2分)
17.含义: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成 长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诸多不如意的事,甚至是挫折和失败的打击(2分),但是我们的父母总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们,激励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获得成功(1分)。
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2分),表达了对父母之爱的赞美(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