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观世纪之交的我国中小学教育,生机与危机共存,成就与问题并存,前进与阻力相伴。面对机遇与挑战,许多教育工作者勇敢地举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但在各个层面的改革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
:几乎每当一种新的教育范式的出台,在克服原有范式不足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不足。由此引发“陈规”与
“新习”的利弊之争。改还是不改的“两难问题”,深深困扰着每一位改革者。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主要存在哪些两难问题呢?
一、就教育目标而言,中小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纵观世界教育史,精英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导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仅就正式教育而言,奴隶社会与封建
社会的教育可谓精英教育史。到了近代,随着机械工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义务教育为主体的大众教育(平民教育)才得以实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小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之争,主要聚焦
点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是突出强调教育的公平性,还是效益性。精英教育的终极关怀是择优而教,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在“刀刃”上;大众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机会均等,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提高
国民整体素质。精英教育之利在于通过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精英教育之弊在于择优而教导致中小学教育的“异化”,使其固有的培养人的理想与价值被解构、取消或搁置,不利于全体儿
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大众教育之利在于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有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大众教育之弊在于不能聚集有限资源,培养社会急需的主导型人才。根据《义务教育法》
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应归属于大众教育,但面对经济制约下的教育反差,教育者只能将其作为一种理念。由此导致教育现实中许多精英教育形式的出现。
二、就教育内容而言,中小学教育是强调科学教育,还是人文教育
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受科学主义与人文教育的影响。以科学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科学教育强调用科
学知识去启发人的理性,注重培养人的判断力、记忆力、逻辑推理能力;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人文教育主张弘扬人的个性,尊重人的自由、价值及尊严,使人身心平衡协调发展。人文教育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
人的道德水平,发展人的价值取向、判断能力等方面有着优势和长处,但对解决日新月异的科技革新和个体技术水平之间的矛盾方面显得力不从心;科学教育可以快速有效地发展人的社会物质生活适应能力,但对人的心
理情感、人生观问题就表现得无能为力。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我们加大了科学教育在中小学课程方案中的比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反映了当时人们重视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90年代以来,面对科学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威胁,一些教育专家又提出了“忽视人的精神塑造是不完整的教育,必须加强人文教育”的主张。
三、从教育形式上看,中小学教育是采用能力编制,还是常态编制
过去很多地方采用了能力编制的做法,即通过一定的评价手段,将学生分成快班与慢班,将学校分成重点
学校与普通学校。鉴于上述编制的种种不足,现在又开始倡导常态编制。由此引发“常态编制”与“能力编制
”得失利弊的“两难问题”。能力编制之利在于学生程度整齐,施教容易,管理方便,教育质量高;能力编制
之弊在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或快班)倾斜,形成分配上的不合理,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理念落空。常态编制之利在于符合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学生之间竞争压力减小,容易形成互帮
互学的风气;常态编制之弊在于好、中、差学生聚集一堂,施教困难,好学生潜能未能充分发挥,差生实际上也照顾不到,教学评估难度加大。
四、从教育评价手段上看,中小学教育是采用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
80年代末期,关于教育评价手段的“量化”问题曾引起广泛讨论,由此推动了定量评价在中小学教育领域
中的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宣传与推进,教育评价手段的定性与定量再次成为中小学教改的热点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手段的“百分制”与“分级制”之争。一些人认为,采用分级制,可以弱化学生
之间的细微差别,淡化学生、教师与家长在分数上的攀比,从而为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能够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也有人认为,分级制缺乏鲜明的导向性、诊断性和激励性,它的推行也会给中小学教育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两者孰优孰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百分制之利在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一定的作用;百分制之弊在于评价方法过于精细,容易形成分数竞争,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发展
。分级制之利在于扭转了单纯认知水平评价的倾向,淡化了分数竞争,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分级制之弊在于评价方法过于粗糙,难以精确反映学生的学习缺陷,不利于分析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恰当评价教师的教
学质量。
怎样正确看待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两难问题”呢?
首先,应明确教育改革的内在特性。教育改革,究其实质,是人们自觉地变革现有教育,使之合乎改革者
理想目标的实践活动,或者是用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取代原有范式。世界上没有永远不变的教育制度,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教育者必须进行改革,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善的教育形式。教育改革并非都是
以绝对“好”的范式替代另一种绝对“不好”的教育范式。在很多情况下,是以牺牲原有范式中一些好的东西,来换取新范式中另外一些好的东西。正因如此,面对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新旧范式的趋避冲突,我们不必大惊
小怪,也不能踌躇不定。正确的态度应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既要看到改革所带来的好处,也要看到负面影响。这样才能对改革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
其次,要把握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研究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两难问题”的逻辑起点或工具。基础教
育是什么?根据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实际,我们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界定为:基础教育是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与人格化。所谓文化的教育化,是对“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共
同属性的认同(简称“定性”);所谓文化的普及化,是对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的基础教育的普及任务作出的特有的规定性(简称“定向”);所谓文化的人格化,是指基础教育中培养人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个体向着
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发展的方向努力,成为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体(简称“定位”)。只有明确了基础教育的性质与方位,中小学教育才能自觉地成为提高民族素质,实施国家文化,普及公民教育的国家基础教育,其他
诸如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等基础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才能找准自己的目标与途径。
此外,还必须结合区域实际,稳妥推进改革。如前所述,“两难问题”的出现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必然性;
面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两难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作出果敢的抉择。但基于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状况,在决策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认真分析区域教育特点,稳妥推进改革。因为崇高的理念
与现实之间毕竟有一段距离。很多教育改革,从理念上讲是对的,但就是不能得以有效推广。究其原因,是配套措施跟不上,或原有教育范式仍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譬如,自80年代中期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在今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再如,在薄弱学校没有较大改变时,硬要推行就近入学制度,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一句话,改革需要崇高的理念,但更需要对实际条件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