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有时同学生聊聊天,谈到读书的时候,许多同学就会长吁短叹。书是读了不少,从小学读到现在,算起来数目也不少,但是收获甚微。许多同学只知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之其一,以为读的越多越好,却不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之其二。读书要么走马观花,要么消遣度日。书,怎么读?大多数同学还根本就不知道。大家说金庸的小说好,便废寝忘食去看,一日几大本,看是看了,也许头脑中只是刀光剑影的模糊的影子,却很少去思考作者是怎样去运笔构思的。
孔子在很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很少认真去读,对于思考就更少了。大多数同学读书只是追求故事情节,里面是多么感人。一旦要他谈谈怎样感人时,却不知怎么开口,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大多数同学的通病。
书,不能不读。读书可以明志,可以抒怀;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就必须精读,书在精而不在多。一篇文章在手,读了之后要想想,有哪些可却得地方。哪个字用的好?哪个词用的妙?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词去替换?这段话很优美,自己是否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后者艺术技巧?我们能否写一个?
例如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写出了月光动态的美。可以联想到类似的例子,如《故乡》中一个“横”,写出了故乡的萧条。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也可以再发挥一下想想,中国诗人有那些提出善于用字的人?比如“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贾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王安石……这样一步一步让我们的思维得到拓展。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也就是在巩固旧知识开创新领域的时候。
或许当你看到“遗忘是心灵的空隙,漏掉了多少宝贵的时光”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点触动,又是否思考过这样的句子是怎样构建的?首先在修辞上看,它是比喻句,把“遗忘”比作“空隙”,而且“漏”又与“空隙”有关,“漏”带来了什么了什么的结果?——宝贵时光的流逝。假如我们能分析清楚,那么在高考仿写句子这类型的句子就不会失分,就会有的放矢。
我们也可以再延伸一下,“漏”字,房屋外面有雨,房屋里面也有雨,由此可以想象学过的哪些有关的词语。有“雨后春笋”、“雨过天晴”、“栉风沐雨”、“风吹雨打”、“风雨飘摇”……这些词语的意思是否知道,要心中有数。这样积累多了,就有备无患了。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拓展,哪些诗句中涉及到“雨”字?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中黄页树,灯下白头人”;“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有雨了,当然也就有水了,那么水在古诗词就是一种意象,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家亡国破,其中的愁又有谁能够体会?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秦观的《塔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更是千古之愁……这样以来,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篇,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再织成知识网,就不会很容易忘记。
然而,大多数同学却不愿动脑筋去想,单纯停留在一个表面的上面,不是为学问而学问。我们常常说高考时考能力,但是能力不是一天或者两天就能够提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到时候就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