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题内涵
本专题属于必修课教科书人文内涵的“人与自然”这一向度。在必修教科书中,同一向度的专题还有“美的方程式”(第四模块)、“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第五模块)。以上三个专题的选材涵盖了“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的不同侧面,包括: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人类审美视野中的科学,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飞升等。
专题名称来自本专题的最后一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意思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本专题人文素质教育设计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大自然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动态美和静态美互相补充,崇高美和优美兼而有之。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有的人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有的人反思生态的恶化。“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是本专题的三元素,也是本专题选材的依据。本专题将所选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第二部分“感悟自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第三部分“湖山沉思”,主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
1.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三、文本解析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第七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五颜六色状物写景,把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八、九两段写到了江南的雨雪,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说到雪。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接下来又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并将话题再一次引到“散步”上来。文中的雨雪天气以及晴和的日子变换频繁,但读来没有生硬凑合的感觉,仍是浑然天成的一个整体,主要原因是作者高超的构思已经将读者引导到了江南冬天的温润和煦之中。这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情绪的散步。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至此,作者的情绪已经带领读者完全融入到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去了。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晨昏诺日朗》
( 这里不要抬高作者)
赵丽宏把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晨昏诺日朗》一文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所言的“文”的特征,将中国西部的壮丽景观——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章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位欣赏到的诺日朗瀑布的景象。
第一至三段,是作者第一次观察诺日朗,时间是第一天的黄昏。第一段是对诺日朗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用两个恰切的比喻,写出了瀑布周围环境的优美,语言简洁明了。第二段,作者先写到了瀑布的声音。随着汽车逐渐向诺日朗靠近,作者的感受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将这些变化用四个比喻描摹出来,生动传神。诺日朗瀑布在壮大的轰鸣声中出现在作者面前,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瀑布的动态:“流”、“跌”、“垂挂”、“飞扬”。诺日朗瀑布的雄浑在黄昏时刻更多是通过水的轰鸣传达给了作者,所以,在对诺日朗作了粗笔勾勒以后,转而再写瀑布的声音。第三段,作者传达出对黄昏诺日朗审美感受的一个变化,依然紧扣诺日朗的声音。从“男子汉的雄健和激情”到“朦胧而神秘”,傍晚的诺日朗给作者留下了诸多疑惑。
第四段至第七段,是作者第二次观察诺日朗,时间是第二天清晨。这一次作者离诺日朗瀑布更加迫近,首先仍然是路途的所见所闻。两匹优雅的马在瀑布轰鸣的水声中飘然而去,这段文字很好地渲染了诺日朗所在地的西部风情,为诺日朗瀑布提供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观赏背景。接下来的三段,作者切入对诺日朗瀑布的描写,并与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作比较,显示了诺日朗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雄浑和神奇。作者观察的角度不断变化,当真正领略诺日朗瀑布的神韵的时候,诺日朗的形象和声音才“吻合成一个气势磅礴的整体”。作者把这种气势和雁荡山大龙湫瀑布的气势作了对比,更确切地写出了诺日朗的雄浑,这时,作者由衷地体验到,在博大的自然景象面前,人显得“渺小”而又“驯顺”。第七段,作者观察的位置由近及远,在早霞的光芒中,瀑布呈现出神话般的气氛。
文章的最后两段记写了作者第三次观察诺日朗瀑布的印象。这次是在第二天的上午,观察地点是在诺日朗背后的山坡。在这里,作者看到了平静的“海子”,找到了诺日朗激情的源头。
文章简洁明快的语言在表现诺日朗的雄浑奔放时显得十分恰切。整篇文章详略有致,构思严整而有新意,观察角度依据观察时空的变化作相应调整,三次观察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被观察的事物,给作者一个立体的诺日朗的印象。作者能够抓住诺日朗在不同时间、不同观察角度时的突出特征,运用衬托的描写手段,但并步给人旁逸斜出、枝蔓错综的感觉。
《前赤壁赋》
苏轼是继李杜韩白之后,在文学史上表现出多方面才能、作出多方面开创性贡献的大家,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豪。《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802),这一年是作者遭“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的第三年。诗人在废逐黄州的困顿处境中,并没有真正心灰意冷,走向消沉,旷达的胸怀使他随缘自适,善于处穷,并不忘时时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前赤壁赋》开篇展现的是一幅逍遥游乐图:清风明月,助人雅兴,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这种情景让人觉得心境安闲、物我和谐。文章首尾照应,洋溢着的似是一首轻快的乐曲。这首乐曲在中间有过变奏,体现在主客问答之间。恰是这次变奏,使得文章跌宕生姿,让人回味无穷。
第一、二两段,作者在“清凤徐来,水波不兴”的秋江上,“举酒属客”。“月出干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问”、“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等展现的是空阔、瑰奇、壮美的景色。置身如此境界,作者任一叶扁舟在茫无边际的江面上飘荡,俗虑尽除,独占风月无边,身心与自然相融,于是“饮酒乐甚”,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接下来几句是“饮酒乐甚”时即兴而作的歌词,模拟屈原《湘君》、《思美人》中诗句的骚体形式,抒发了诗入对天各一方的“美人”不绝如缕的情思。
第三段,欢歌有了变奏:“客”之洞萧倚和之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对此甚感诧异,因而有了一连串的反应:始则“揪然”,继则“正襟危坐”,最后诘问“何为其然也”。“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本文的第四段,作者借用江水、明月、清风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变者”观之还是自“不变者”观之。作者由此得出结论:水月是不值得人类羡慕的。他辩证地认识万物,找到了克服中个体生命短暂而引起的恐惧心理的灵丹妙药。由此,主客二人回归到欢快的情境,“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通观全文,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自然美有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作用,《前赤壁赋》就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本文有多种解读方式,但是,从“感悟自然、感悟人生”的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能给人们提供更广阔的解读空间。
《前赤壁赋》中,作者以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也同时表现了作者高远的情志。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上,而是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升华为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苏轼的《前赤壁赋》由此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标志着宋代散文赋的最高成就。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冯至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他在三十年代所写的散文,大部分是有关欧洲及国内的游记和采风录,后来结集成为《山水》一册,其中收有《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作者置身到这个山村,感受到它不是“人类以外”的那种去处,他从一条石路的残迹获悉了这座山林的秘密,从而开始了对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寻踪。全文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眼前的自然景象加上作者丰富的想像,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
文章第二段,作者叙写自己从一条新开辟的道路走来,没有感受到“历史的重担”。但是,就在这条隐隐约约消失在山谷的石路上,作者感觉自己走到了“过去”。第三段的插叙确认了这个消逝了的山村的兴衰的历史,这种插叙为下文的叙写提供了依据。它仅仅是一种想像力延展的依托,为作者的怀想提供了恰当的依据,而非束缚。
从第四段开始,作者开始在一草一木中追寻这个山村的余韵。作者身居时空的这一段,山村的人们在遥远的过去,是永恒的自然景物将二者连缀在一起。一棵树、一条河都能为活在两个年代的人提供生命声息相通的途径,而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本指空间距离,在这里也被巧妙借用,用以表明时间的间隔。作者眼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联系双方的“长江水”了。第六段,一棵小小的鼠曲草承载了作者的丰富联想。他设想,这一丛丛的小草也曾经陪伴过一位村女,小草的谦虚,村女和村庄的朴质都互相映照。作者在这种联想中感受到了跨越历史时空的生命的宁静,这时,从城中所带来的纷扰“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第七段写到了雨,连结“我们”和“他们”的,就成了草间的彩菌。作者进而想到,这些彩菌一定点缀过民族的童话,滋养过山村儿童的幻想。接下来,还写到了山村的树木、风声、野狗的嗥叫声、麂子的嘶声。这些事物和声音都在作者的想像中为各个年代生存的人们记写了生命的意义:生死、病苦、兴亡,等等。
文章的最后一段,对全文提到的景物进行总括。他用诗的语言陈述这些风物给他的无限启迪:它们将他和他们在生命的深处连结在一起。
李广田在《文艺书简·谈散文》中对冯至的散文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这些评价是公允、准确的。
《寂寞》
亨利·大卫·梭罗(1817-1962)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但是,后人已经把他和瓦尔登湖紧密连结在一起。1985年在《美国遗产》杂志上列了“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位居榜首。如今,瓦尔登湖已经成为梭罗追随者们的圣土。
梭罗崇尚的自然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因而,梭罗笔下的自然令人身心愉悦,飘扬着无拘无束的心灵的牧歌。与梭罗质朴的自然观相呼应,在散文写作技巧上,梭罗也运用最自在的语言,他保持了文章的嫩绿和新鲜,有时候,甚至让人感觉不够成熟。这也被看成美国自然文学的特征之一:读者和作者没有距离,就像自然和描绘它的作者之间没有距离一样。在美国,在中国,都曾有人指责梭罗虚伪地制造了瓦尔登湖的神话,把瓦尔登湖看成“现代人某种矫情和幻觉的产物”。这样的争论促使人们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反省:文明真的是可以拒绝的吗?孤独真的使人更自由吗?
《寂寞》是在回答后一个问题。文章在入选时因教科书编选的要求作了较多删节,但这仍然不影响我们从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梭罗在文章中对人的寂寞和大自然的寂寞作了富有新意的解读:
梭罗是把自己看成了大自然的一分子,看成了瓦尔登湖的一员。开篇,作者和湖边的生物在共同享受着一个愉快的傍晚。在生动的描述之后,作者评述道,这样的生活是寂寞的,“寂寞得跟生活在大草原上一样”;他笔锋一转,诉说这样的生活能够拥有最甜蜜的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和梭罗比邻而居的有很多事物,在他的娓娓叙说中,梭罗试图让读者领会到,自己确实“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相反,瓦尔登湖却是孤独的。作者承受着大自然给他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并由衷地礼赞它们。文章的一至六段主要是平白的叙述语言,静静地将作者“寂寞”描述出来,七、八两段则在前面平铺直叙的基础上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对大自然由衷的礼赞。这种礼赞有充分的铺垫,让人感觉水到渠成。
《寂寞》是《瓦尔登湖》的一个片断,文章的写作特征更多体现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灵特征。对这种特征,无法做细致的解析,而只能从整篇文章所传达出的情绪中去把握和领会。因为,《瓦尔登湖》的不朽并不在于一种写作技巧,而在于作者对自然的迷恋、参与和投入,在于他和他描写的对象实现了最淳朴、最亲密的心灵接触。
《像山那样思考》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名大地的观察者与思考者,他的《沙乡年鉴》被美国人视作是与《瓦尔登湖》同样具有伟大影响力的经典。1887年,棱罗去世二十年后,利奥波德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由于受喜欢打猎的父亲的影响,童年的利奥波德就培养起了对大自然的兴趣。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沙乡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十三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我的妻子、三个几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自己的土地土通过野生生物的耕耘管理而发现了某一种或另一种深刻的满足感。”正如梭罗把他在瓦尔登湖畔的躬耕与沉思写进了《瓦尔登湖》一样,利奥波德在沙乡的观察与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一书。1948年4月,利奥波往因心脏病突发淬死于扑救邻届农场大火的途中,他没有能够看见《沙乡年鉴》的问世。
《像山那样思考》是书中收录的一则随笔。文章第一段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文笔简洁传神,携裹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他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给人以灵魂的震撼。接下来的一段记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第四至九段在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
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达方式。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文章文笔简洁洗练,从中可以体验到哲人的深刻,又可以领略到诗人的激情和想像。这一切,构成了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科学的事实和诗的描述合拍合辙,让读者首先沉浸在一种诗的氛围之中,然后开始评论和思考。最后,回归于心灵的顿悟和思想的升华。
四、教学建议
1.教学思路
基于人文内涵和选材语文学习工具性方面的适用特征,确定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文本研习强调选文在教学中的突出地位,教师应该紧扣专题的人文内涵,在传统的文本解读的教学方式上力求有所创新。经典文本的解析往往有传统的解读侧重点,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文本研习的时候,应尽量避免落入传统解读的窠臼,注意专题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把握专题的内涵和各自的侧重点。对于本专题来说,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一些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与文学素养;另外,在表达与交流中穿插组织一些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可以作为文本研习学习方式的有机补充,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建议在本专题中安插修辞类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并训练描写、抒情类的表达能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专题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韵味的把握中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三个部分的根本设计理路是这样的:第一部分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分别选取了表现江南风情和西北风光的两篇文章,两个文本无论语言风格还是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一组互补性的选文;第二部分选取了一古一今两篇文章,选材时注意了两篇文章的共同的特点:都是由自然景物为着眼点抒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第三部分是两篇译文,选取了美国自然文学中的两位杰出作家的散文,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是组织教学时,应该在单篇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有每一小块以及整个专题的整体意识,避免对每个单篇逐一分析的教学模式。
2.文本研习指导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性层面的欣赏。学习时,应在文本解读中突出文章本身的审美蕴味的把握,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在文本研习的整个过程。
教学可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先提出疑问,建立两篇文章相互比较的“块”的意识。问题可以是:两篇文章有不同的描写对象,语言风格也有较大差异。差异在哪里?然后进入每篇文章的解读,最后,再回到这个遗留的问题上来,完成这一部分文本研习的整合。文本研习应该在充分的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进行文本阅读、文意理解的指导:
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冬天很好,阅读之后,你能够用哪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作者笔下的“江南”主要指哪些地方?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在做完以上阅读思考之后,你又发现了江南冬景的哪些美妙所在?
……
通过这些提问,让学生领会,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写出它们最与重不同的地方。
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策略。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找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替换这些名句?如果替换以后,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有时,作者也借助想像的力量,看一看,哪些地方是作者想像出来的景致?文章阅读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画意之中,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风格的图画(油画、水彩、素描、速写、中国画的工笔或写意,等等)?引导学生从用色和构图的意蕴等方面为自己选择的答案找到理由。
……
通过以上提问,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让学生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让学生领会到,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就做到了通过简省洗练语句传达丰富的意象这一目的。
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或其他作家描写江南冬景的散文,作对比阅读。阅读时,主要从语言运用和景物特征方面着眼。
研读《晨昏诺日朗》,可以设计的阅读指导方面的问题有很多,但在本专题的学习中,应集中到以下这一类的问题上来:
作者在文中主要记叙了自己和诺日朗的几次遭遇?重点介绍的是哪两次?描写景物,可以写景物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受甚至触觉感受,试着找一找,作者在描写诺日朗的时候,是怎么从声、光和触觉等方面描写的?引导学生体会选择观察视角对于体现景物特征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提问:哪些地方写到了诺日朗的动态?用到了怎样的动词?作了哪些贴切的比喻?让学生评判这些比喻是否很好地写出了诺日朗瀑布的特征。文章除了直接描写瀑布以外,还写到了哪些景色?插叙了哪些信息?写这些景色,提供这些信息,对于描写诺日朗瀑布起到了怎样的铺垫作用?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体会烘托和衬托的作用,并注意在描写景物时注意行文的节奏。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给了作者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个时刻、什么方位看到的诺日朗,并说明自己的理由。让学生体会同一景物的不同层次,同是雄浑和激情,却有很丰富的内涵,文本很好地展现了这些内涵。可以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概括诺日朗瀑布的性格。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体会文章简洁明快的语言在表现诺日朗的雄浑奔放时的作用,体会整篇文章详略有致、结构严整的构思和变化多端的观察角度。这些特征可以和《江南的冬景》的描写特征作比较,让学生体会一幅意蕴浓重的水墨画和一个立体的诺日朗在作者笔下展现时的不同特征。
完成了以上教学步骤,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审美情趣、语言特征和景物特征相融合的妙处,让学生意识到,景物即使在纯美的欣赏中,也总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每个人对景物的观赏总是和他的审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要想把景物写好,除了要细致的观察和精巧的构思之外,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以求达到自身和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可以向学生介绍两位作家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他们对自然的热爱。让学生体会,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凭借高超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和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切的爱将读者引导到了江南冬天的温润和煦和诺日朗瀑布的雄浑壮阔之中。
(2)第二部分选材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选取的两篇文章异曲同工,和第一部分互补性的选材方式有所不同,因而,在教学时,应该相应调整教学策略。两篇文章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发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通过这样的研习,让学生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
《前赤壁赋》是一篇古文,教学时,应注意以对文本内涵的解读带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苏轼的经历可简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人论世地把握作者在本文中旷达的情怀。作者遭“乌台诗案”被贬,处境困顿,这时,大自然给了他精神的滋养,让他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对于这篇充分体现了感性和理性双重美感的课文,解读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去体会:是怎样的景?是何种情?这种情境引发了怎样的思考?
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赤壁赋》中展现的逍遥游乐图。可以根据阅读印象,打破课文中景物出现的顺序,并通过自己的想像作些补充。解读的难点和重点应该放在“欢歌——哀歌——欢歌”的变奏上去。应引导学生体会“苏子”与“客”的不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是下文苏子心志表白的铺垫。作者借用江水、明月、清风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展开“变”与“不变”的思考。让学生找出主客问答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在这个结论上,主客二人回归到欢快的情境。
在以上研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景物变迁记忆来“感悟自然、感悟人生”,稍有新意,教师就应当予以肯定。然后再回过头重新体会《前赤壁赋》所提供的景的奇特,情的独到,所表达的哲理思索的深刻性。
“变”与“不变”的问题可以作为《前赤壁赋》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两篇文本研习的过渡和连结。让学生体会到,两篇文章所描写的景物,都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上,而是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体验,升华为具有独创性的情感载体。冯至是现代著名诗人,他的散文清新明澈,有诗一般的语言,并包含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虽然是一篇现代文,也应该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
除了文本研习提供的问题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 “人类以外”的那种去处是怎样的去处?作者眼前的自然景象有哪些?这些怎样景物怎样联系了作者和一个山村的过去?作者由此发出了哪些感慨?带着以上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就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在了解课文内容以后,建议把文本研习的重点放到一些句段含义的解读上来。研读时,应注意解析:在文章第二段,让学生体会作者所描写的“路”的作用,让学生知道,一条具体的道路在作者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有很多层次:一条新开辟的道路没有 “历史的重担”,当这条路隐隐约约消失在山谷的时候,作者感觉自己走到了“过去”。这是基于现实景物的联想,景物往往在这种独特的解读中别具意味。让学生思考第三段的插叙的作用。
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巧妙之处;一棵小小的鼠曲草、一些彩菌各承载了作者哪些丰富的联想;能够跨越历史时空的,除了看得见的自然事物,还有哪些是看不见的?让学生体验作者在这个山林所体验到的,让他们思考作者所思考到的,比如关于生存的意义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等。
在以上研读的基础上,可以进而分析苏轼和冯至感触的区别所在。苏轼是在具体的情境通过“变”与“不变”的思考得出了一种生存的态度,是对景物的哲理升华;而冯至则是依据他看到的自然景象对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寻踪,他的感触更多的是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更富有现代意味。这种是比较拔高的研读,教师可适当点拨,不必提过高要求,仅仅是把这个思考的路向指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展开思考就可以了。
(3)第三部分选取了两篇译文,具有相似性,也有区别。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两位作家相隔的年代不远,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下了本专题的两篇选文。不同点在于,梭罗的《寂寞》更多是从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足的生存境界,而《像山那样思考》则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带有很多理性的思考,感性是形式,而理性则是内容。文本研读的展开可以从以上描述的异同中寻找切入口,也可以分别研读,最后加以比较。重要的还是求同,让学生学习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
研读《寂寞》时,可以从梭罗的独特个人经历的背景开始谈起,提供足够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安静地进入梭罗的世界。体会梭罗笔下的自然那种无拘无束的心灵的牧歌情调。进而,让学生领会梭罗的散文写作技巧,体会他那种自在的语言,平静,舒缓,安适,和谐,自足又不乏激情。可以就文中出现的有关“寂寞”的描写作专题研讨,找出这些句段,结合文本研习的题目作深入分析。可以就“寂寞”的境界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学生的思路往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方向上引导,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大自然的最普通的一员,并不具有高于其它生灵的特权。这样,就能够正确理解梭罗对寂寞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试着寻找梭罗所说的“寂寞”的两层含义,体会梭罗所崇尚的寂寞的境界。
在以上研读的基础上,可以对文章最后两段的抒情文字设计有感情的朗读活动。由于选文都是情文并茂的散文佳作,朗读在本专题的学习中应该占有重要地位。《寂寞》的写作特征更多体现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灵特征。朗读活动可以让学生简省地贴近整篇文章所传达的情绪,并将身心涵泳其中。
在研读《寂寞》的感性铺垫以后,再阅读《像山那样思考》,就容易导向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教学中,应把握住《像山那样思考》的文眼,在那一声狼嗥上做文章。让学生沿着作者设定的切入点去体会作者的忧虑意识。可以让学生思考:对于这声狼嗥,鹿、郊狼、牧羊人、猎人都有反应,它们的反应和一座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必须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新奇的问题去阅读课文,了解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从而能够听懂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让学生了解到,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
通过以上研读,学生能够理解,“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述,作者的真正用意在于,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的一直把自己看成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深入浅出的写作技巧,体会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这时候,学生能够体会到这声狼嗥中带给他们的灵魂的震撼。
在以上三各部分研习的基础上,可以对整个专题的文本研读就“像山那样思考”这个话题做些总结。这时,可以把“像山那样思考”做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准则。可以结合生态保护的现状,将这个话题适当游离到文本之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避免学生忽略和贬低人同自然界的审美联系,告诉他们,人和自然有丰富的关联方式,人们应该享受自然,融入自然,保护自然。
3.表达与交流指导
本专题安排的表达与交流活动主要有文本研习中对于文本理解的表述,因为专题学习有明显的感性色彩,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述给予积极评价。在学生表述时,教师应该注意往两个方面引导:鼓励学生审美活动中激活想像力,鼓励学生对文本含义深刻的句子作出自己的理解。
写作练习可以参照“写作实践”提供的情境和指导,设置合适的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练习。
如有条件,可以在课下组织“走进大自然”的主题活动,活动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在课余时间走访村落或社区的老人,了解家乡自然风物的变迁,倾听他们的感触;也可以组织郊游和野营活动,体验和歌颂自然之美。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拍摄一些图片或制作一些DV作品,配上文字或解说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你和自然之间的故事,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
4.课时安排
专题学习的总课时数为10课时,三个部分的文本研习可安排7课时,表达与交流的专项训练可安排3课时。
五、参考答案(包括积累与应用)
文本研习一:
1.文中出现的意境有“曝背谈天”、“午后冬郊”、“冬日农村”、“江南雪景”、“冬日散步”等。这些意境的主要特征是优美、闲适、温润、和煦。不必要求有统一的答案,可以用同义词、近义词或意思相近的语句替代。
2.这一题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答案可以参照文本的相应段落,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得出答案。
3.图片对应的原文语句:
江南的冬景: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诺日朗瀑布: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术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
海子:三面青山环抱着一大片碧绿的湖水,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绿得透明而深邃,使人怀疑这究竟是不是水。
文本研习二
1.原文第一、二段描绘了客与苏子问答的情境,第三段,客怀古思今,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苏子“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情怀体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他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感悟大自然所包含的生命的真谛,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志。该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主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有所联系就应当给予肯定。
2.如果没有了作者的联想,课文所写到的自然景物就不再具有深刻的意蕴,变得极其普通。正是因为这一草一木上凝结了作者的生命感触和审美体验,它们才意味深长,富有灵性。这个题目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所富有的生命启迪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自然景物可以承载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审美资源。
3.(1)这种关联是课文中所说的生命声息相通的关连。大自然包容了生命的过程,见证了各个年代生存情状,也连结了所有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自然是一种永恒的生命见证。(2)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身边的景物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谈开去,引导学生寻找“变”与“不变”的例子作为参照,表述自己对于人生和自然关系的理解。着眼点可小可大。
文本研习三
1.梭罗在文中写到了两种寂寞:一种是平常所说的寂寞,从这个角度上看,梭罗并不寂寞,而大自然是寂寞的。这是梭罗基于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的认识得到的感受。文中,寂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寂寞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的境界,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本题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寂寞的两层含义,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2.这声狼嗥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来说,具有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狼嗥也是利奥彼德充满生态忧患意识的大声疾呼
3.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第三部分所选两篇文章思考得比较深刻;就对自然的人生感悟方面来说,第二部分的两篇课文思考得比较深刻。像山那样思考,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就将陷入生态危机。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有关生态环境破坏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这些例子都是人类没有“像山那样思考”的危害的例证。
积累与应用(略)
六、相关资料(存目,原文见复印件)
1.唐弢《记郁达夫》
2.曾枣庄《乌台诗案》
3.《冯至自传》
4.徐迟《〈瓦尔登湖〉译序》
5.侯文惠《利奥波德和〈沙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