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第十一课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十一课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基础知识积累】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情感与思想】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拓展与延伸】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学习实践,讨论自己以后该怎样学习,并写一篇读后感。

【重、难点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一段小提琴《梁祝》引入。

同学们,你们说这段音乐好听吗?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

提示:可能同学们会说好听,有的甚至能够回答出是小提琴演奏的。

然后继续说:其实,只要我们肯用功,也一定会拉得这么好的!为什么?因为一个在音乐方面被称为“白痴”的人都能够把小提琴拉得非常好,何况我们这些不是白痴的人呢?(以开玩笑的口气说,但也带着几分很认真的语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唯一的听众》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解题:听众,应该是很多人,要不然就不能称之为“众”了。然而,由于文中的作者音乐素质太差,连他的父亲与妹妹都不愿听他练琴,所以,他只有这么一位“听众”了。大家觉得都很奇怪吧?这位听众有问题吗?下面,我们就自读课文,看看文章都底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听众。

二、自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弄清“唯一听众”的身份,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这件事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教学提示:这几个问题可以合成一个问题来回来,其实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参考: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三、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思考:这位“唯一的听众”是如何帮助我练琴的,在她的帮助下,我练琴时的行动与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教学提示:这是全文的重点,在学生回答时,一定要引导他们明白,其实老教授只是给了他点点鼓励与肯定,并没有具体指导他如何拉小提琴。作者之所以能够练好,最主要的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当然,这是与老教授的帮助密切相关的。

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四、自学交流。把自己自学的收获与不明白的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或者自己围绕课文内容提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问题进行交流。

教学提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受益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师只需组织好,就算是成功了。如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巧妙的点拨,教学效果会更上一层楼的。

教学参考:

附对课文重点句子理解:

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已经能拉小夜曲的“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更要命的是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数次“折磨”之后就下了这样定义。为此,“我”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②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③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争气,那声音“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不希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的琴声带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④“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对“我”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⑤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刻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⑥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⑦“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引起“我”心灵的震动,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感激。

⑧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唯独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五、分析一下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提示: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已学过的知识和本文的特点加以分析,符合课文即可,不做较高的要求。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六、作业

1、文中的老教授“撒谎”骗了作者,他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理解。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文字版):

板书设计(图片版):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