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Ⅱ第三专题版块三《永志不忘》写作备课资料
第三专题第三板块“永志不忘”选取了一篇通讯、一篇消息。而本专题的“写作指导”重点介绍了通讯和消息的共同特点及其区别。这对于我们写作这两种文体的文章极具指导意义。
理论与技巧
准确、及时与便捷
一、什么是新闻
《现代汉语词典》对“新闻”这一词条有两条注释: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②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作为文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又叫消息。
消息和通讯同属广义新闻这一范畴,因此它们也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这两种文体的作用都是“准确、及时与便捷”地传播信息。
二、消息的特点
准确,也即消息的真实性。即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和夸张。
及时,即消息的时效性。是指消息能够迅速地向读者(观众、听众)传播信息。
便捷,主要指它便于写作。消息篇幅可长可短,可以短到一句话,也可以长到几百字、上千字。内容可多可少,要看需要而定。短的消息可以只写中心事件的最新情况;较长的消息就要完整地报道事实的基本情况以及背景、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三、消息的写作
消息的结构一般分为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消息写作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消息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是按材料的重要程序依次往下写,将最为重要的放在最前面,然后是较次的、再次的,一点点顺下来。以《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为例,我们不妨从最后一段开始删削,可以看出,在任何一段停下来,所剩下来的部分仍然是完整的,直到最后仅剩下开头的导语。
四、通讯的特点
通讯重要的特点是故事性。这就要求:第一,注意揭示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故事写得生动具体。以报道1945年日本投降这个新闻事实为例,最短的消息“日本投降了”,只有五个字。而通讯《落日》从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前人们汇聚到密苏里号写起,描述了会场布置状况、签字仪式的过程,一直写到仪式结束,将各方面人物的活动和精神状态都表现出来了。第二,注意“再现”形象。材料在通讯之中,要再现或还原为各种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情景形象,而不能用简略的叙述一带而过。第三,注意写人。凡是涉及到人的通讯都要把聚集点放在表现人上,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人的行为构成的。通讯中的人物,有的虽然是一闪而过,由于着力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留给读者的印象仍然是深刻的。比如《落日》中写重光葵签字的情景,只写了一些细节——“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来表现。但是,一个法西斯军人和政客老奸巨猾、不甘心失败、强作镇静和面临失败而不得不屈服的心态,一下子显现出来了。第四,可以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来写。
五、消息和新闻的主要区别
1.消息中的事件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2.消息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评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3.消息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实践与指导
本专题选文的文体较为驳杂。既有古文,也有现代文,古文中既有散文,也有韵文。因此在写作实践中的三道题目分别为不同文体。前两题话题内容基本属于一个范畴,只是文体有区别。第三题未对内容作限制,只对文体作了具体的界定。
一、写作实践
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也可以根据话题范围和写作提示自拟题目写作。
(一)苏轼在赤壁怀古,辛弃疾在京口怀古。当你驻足历史遗迹,倾听历史的回声时,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遐想和感悟?请写一篇咏史的诗歌或散文。
(二)历史是不能说“假如”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历史事件作个性化的思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六国兴亡、赤壁之战、戊戌变法、法国大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对这些事件,你是否想提出自己的见解呢?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搜集资料,写一篇读史随笔。
(三)小组漫谈,交流周围有什么突发事件、新鲜事物和趣闻轶事,相互启发,从中选择有报道价值的作一次采访,写一篇消息或通讯。
二、写作指导
(一)刚刚学过苏轼和辛弃疾的两篇咏古之作,可作为本题写作的借鉴。
写作咏古的诗歌或散文,要善于发挥想象力,在构想中再现历史画面。就像苏轼的《赤壁怀古》那样,由赤壁联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由赤壁之战再联想到“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周公瑾。
再现历史画面并不是咏古之作的目的,而是为“咏”提供对象和怀咏的材料,而“咏”才是咏古之作真正的写作目的。“咏”可以是评价、褒贬,也可以是抒发人生的感受。这两点在《赤壁怀古》中都有体现。
写作前,可对就近的历史资源进行考察,为写作提供素材;也可对自己旅游参观过的历史古迹作回忆整理,作为咏古的素材。
(二)随笔,顾名思义,写作比较随意。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也可以评论。
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注意搜集与本话题有关的资料,最后再通过对众多资料的阅读分析形成对本话题的观点和看法。
其次,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结合。其原则是观点要能统率材料,材料要能证明观点。
第三,史料的转述、引用要简明扼要。
(三)刚刚学过一篇消息、一篇通讯,对消息和通讯的写作要点学生可能还记忆犹新。在“写作指导”短文中,对消息、通讯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叙述也较为详细和具体,因此本题对学生来说,写作难度并不大。
写作此题的关键是选好话题和采访。有条件的,可安排学生选好话题,并对社会团体或社会人物进行采访。不方便的可就学校或班级内部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趣闻进行采访报道。
备课资料
1.咏史怀古诗鉴赏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们鉴赏时,必须掌握几把“钥匙”:
首先,要弄清史实。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下面这首词: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要鉴赏这首词,我们必须弄懂这几个问题:
一是首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只要熟悉当时的历史,我们就能明白,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
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二是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三是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末三句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曹操煮酒论英雄,但在这里,作者进行了改造,将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赞扬,而让曹刘当配角,其实是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其二是曹操一褒一贬的典故,据《三国演义》说,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豕犬耳。”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其次,要领悟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如元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小令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全词开篇写景,中间抒情,寄寓着作者的伤心痛惜之情,兴废、盛衰之慨。末尾二句,以短小精悍的反对兼同对,极有力地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充分表现了作者爱民如子的崇高精神。作者行进在潼关路上,联想起关中灾民流离失所、饿莩遍地的凄惨景状,不由得吟出了这两句结论性的诗句。短短八字,概括出了历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力敌千钧,内涵丰富,感情悲愤,全面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为了私利而坑苦百姓的罪恶,精辟警策,振聋发聩,闪耀着高度理性的光彩。因此,这首小令名为“怀古”,实为“伤今”,表现了词人为百姓呐喊的勇敢精神,富有战斗性和现实性。
再者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词作开篇三句,突兀而起,将壮阔大江的实景和千古英雄人物的种种历史虚象融成一片,铺开赤壁怀古的背景。引出具体对象后,又宕开一笔,以三个短句描写出气势雄浑的赤壁山水图,极力渲染江山之胜,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心潮为之激荡。词人由此顺势而下,以如椽大笔挥写了歇拍两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面收束上文,概括出地杰人灵,一面承上启下,引出怀古核心部分。过片四句,以艺术的夸张跳出历史的真实,先将指挥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安排在燕尔新婚之际,以侧面衬托青年英雄的光彩照人,再着力正面刻画主人公的儒雅从容、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画龙点睛般勾画出昔日威武雄壮的赤壁之战。“樯橹灰飞烟灭”六字,精练而形象地将“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火烧赤壁的决定性场面画出,令人击节赞赏。此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写尽了大江东去的气魄,赤壁的雄奇,英雄的从容,景象壮阔,气势磅礴,纵写古今,遥念英雄,慷慨昂扬,豪放旷达,不愧为豪放词的代表作品。
2.
甲申三百年祭(节选)
郭沫若
李自成本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于明室的待遇也非常宽大。在未入北京前,诸王归顺者多受封。在入北京后,帝与后也得到礼殡,太子和永、定二王也并未遭杀戮。当他入宫时,看见长公主被崇祯砍得半死,闷倒在地,还曾叹息说道:“上太忍,令扶还本宫调理。”(《甲申传信录》)他很能纳人善言,而且平常所采取的还是民主式的合议制。《北略》卷二十载:“内宫降贼者自宫中出,皆云,李贼虽为首,然总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相下,凡事皆众共谋之。”这确是很重要的一项史料。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后来李自成的失败,自成自己实在不能负专责,而牛金星和刘宗敏倒要负差不多全部的责任。
像吴三桂那样标准的机会主义者,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已,这差不多是为一般的史家所公认的事。假如李岩的谏言被采纳,先给其父子以高爵厚禄,而不是刘宗敏式的敲索绑票,三桂谅不至于“为红颜”而“冲冠一怒”。即使对于吴三桂要不客气,像刘宗敏那样的一等大将应该亲领人马去镇守山海关,以防三桂的叛变和清朝的侵袭,而把追赃的事让给刑官去干也尽可以胜任了。然而事实却恰得其反。防山海关的只有几千人,庞大的人马都在京城里享乐。起初派去和吴三桂接触的是降将唐通,更不免有点类似儿戏。就这样在京城里忙了足足一个月,到吴三桂已经降清,并诱引清兵入关之后,四月十九日才由自成亲自出征,仓惶而去,仓惶而败,仓惶而返。而在这期间留守京都的丞相牛金星是怎样的生活呢?“大轿门棍,洒金扇上贴内阁字,玉带蓝袍圆领,往来拜客,遍请同乡”(《甲申传录》),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
自成以四月十九日亲征,二十六日败归,二十九日离开北京,首途向西安进发。后面却被吴三桂紧紧地追着,一败于定州,再败于真定,损兵折将,连自成自己也带了箭伤。在这时河南州县多被南京的武力收复了,而悲剧人物李岩,也到了他完成悲剧的时候。
“李岩者,故劝自成以不杀收人心者也。及陷京师,保护懿安皇后,令自尽。又独于士大夫无所拷掠,金星等大忌之。定州之败,河南州县多反正。自成召诸将议,岩请率兵往。金星阴告自成曰:‘岩雄武有大略,非能久下人者。河南,岩故乡,假以大兵,必不可制。十八子之谶得非岩乎?’因谮其欲反。自成令金星与岩饮,杀之。贼众俱解体。”(《明史·李自成传》)
《明亡述略》《明季北略》及《剿闯小史》都同样叙述到这件事。惟后二种言李岩与李牟兄弟二人同时被杀,而在二李被杀之后,还说到宋献策和刘宗敏的反应。
“宋献策素善李岩,遂往见刘宗敏,以辞激之。宗敏怒曰:‘彼(指牛)无一箭功,敢擅杀两大将,须诛之。’由是自成将相离心,献策他往,宗敏率众赴河南。”(《北略》卷二十三)
真正是呈现出了“解体”的形势。李岩与李牟究竟是不是兄弟,史料上有些出入,在此不愿涉及。献策及宗敏,据《李自成传》后为清兵所擒,遭了杀戮。自成虽然回到了西安,但在第二年二月潼关失守,于是又恢复了从前“流寇”的姿态,窜入河南湖北,为清兵所穷追,竟于九月牺牲于湖北通山之九宫山,死时年仅三十九岁(1606~1645)。余部归降何腾蛟,加入了南明抗清的队伍。牛金星不知所终。
这无论怎么说都是一场大悲剧。李自成自然是一位悲剧的主人,而从李岩方面来看,悲剧的意义尤其深刻。假使初进北京时,自成听了李岩的话,使士卒不要懈怠而败了军纪,对于吴三桂等及早采取了笼络政策,清人断不至于那样快便入了关。又假使李岩收复河南之议得到实现,以李岩的深得人心,必能独当一面,把农民解放的战斗转化而为种族之间的战争。假使形成了那样的局势,清兵在第二年决不敢轻易冒险去攻潼关,而在潼关失守之后也决不敢那样劳师穷追,使自成陷于绝地。假使免掉了这些错误,在种族方面岂不也就可以免掉了二百六十年间为清朝所宰治的命运了吗?就这样,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了种族的悲剧,这意义不能说是不够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