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一、“危而不持,颠而不扶”中的“而”
对于这个“而”字,有两种理解,一是作“却”解,转折连词;一是作“如果”解,假设连词。两种理解都通。但比较而言,作假设连词更好,因为后文的“则”是应该作“那么”理解的,全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前文自然就要有一个和它相对应的假设连词。如果将“而”理解为“却”,那么在翻译全句时,还得在前一分句添加一个假设连词。因此,不如直接将“而”理解为假设连词。这样,原句可译为:(譬如盲人)要摔倒的时候如果不去搀扶他,摔倒以后如果不去把他扶起来,那么,还要那个辅助他的人干什么呢?
二、“今不取”之“今”应兼表假设。
《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三个“今”字:
①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②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③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与教材配套之《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译文对它们的处理是:第一个不译出,第二个译为“现今”,第三个译为“如今”。
第三个译为“如今”是对的,第一个有必要译出,第二个译为“先进”则不恰当。联系后文看,这个:“今”还应该有表假设的作用。要理解为“现在如果”或“如果现在”。“今”的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较为普遍。如:
④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孟子》
⑤今不急下,吾烹沛公。 ——《项羽本纪》
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
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句子中“今”作“现在”解释,意思明白,语意也顺畅;但是,若从全句角度看,前半句说的并非已然的 事实,只是一种假设而已,所以,翻译时人们多将它翻译为“现在如果”或“如果现在”。再反观第三句“今不取”,它应该也是表已然的,自然也应该如此理解。
三、“以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以”怎么理解?
《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的译文是:“那些跑五十步的战士,竟来取笑跑一百步的,(说他们胆小)行不行?”其中的“以”没有译出。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一语文跟我学》的译文是:“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那行不行?”将“以”理解为“凭借”。
他们或者避开不译,或者把他理解为“凭借”。“以”字用在文言文句首而不必译出,笔者浅陋,似乎尚未见过。理解为”凭借”,就字面意思来说,是通了的,但就全句来看,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这一事实也只是假设的,并不是已经这样了。所以,此处的“以”宜理解为表假设的“如果”做连词看。“以”的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是有先例的:
(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四、“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句中的“丧”字怎么解?
译文:“这样便使百姓对生养死丧没有什么不满。”
《教师教学用书》湖南人民出版社《高一语文跟我学》译文则是:“这就使百姓对于供养活着的人埋葬死去的人而没有遗憾。”
前者对“丧”没有作对译,将“养生丧死”解释为“生养死丧”;后者则将“丧”理解为“埋葬”。这都是不确切的。笔者认为:此处的“丧”应该作“为动词”理解,“丧死”就是“为死去的人治丧”。全句译文为:“这样就使得老百姓养育活着的人和埋葬死去的人都没有什么遗憾了。”
五、“可以”是一个词吗?
“可以”在文言文中多作两个词理解,很少作一个词理解。《教师教学用书》将文中“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译为“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袄了。”我以为此处还不如作两个词理解好,是“可以凭借”的意思。“以”后省略了指代上面情形的代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