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刘羽冲,佚其名③,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④,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⑤不可行。尝倩⑥董天士⑦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
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⑧。
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⑨。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⑩。
盖规(11)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12,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13州官,州官亦好事14,使试于一村。沟洫15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16。
阿文勤公18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19,而不执20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21。”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22。”
【注释】
①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该文题目是编者加得。本文摘自《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型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谭,或则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翻译一】:
刘羽冲,他的正名到现在已没人记得了,是沧洲人。我家先太祖父厚斋公当年经常与他诗词唱和。他的性格孤僻,喜欢讲究古制,但实际上都是迂腐而行不通的那些理论。他曾经请董天士替他画画,让厚斋公在画上题诗,其中有一幅秋林读书图,题的诗是:“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这是厚斋公用诗句给予他的规劝。
他偶然得过一部古兵书,伏案熟读,自己感觉可以统领十万军兵冲锋陷阵了。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刘羽冲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们打仗,然而全队溃败,自己也差点被土匪捉去;又偶然得到一部古代水利书,伏案熟读数年,自己认为可以有能力使千里荒地成为肥沃之地,绘画了地图去州官那里游说进言,州官也是个好事者,就让他用一个村落来尝试改造,水渠刚造好,洪水来了,顺着水渠灌进来,全村的人几乎全被淹死变成了鱼。于是他从此抑郁不乐,总是独自在庭阶前散步,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自言自语说:“古人岂欺我哉!(古人怎么可能会欺骗我呢!)”就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就是说这六个字。不久刘羽冲就病死了。
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夜晚,经常会有人看到他的魂魄在墓前的松柏树下,一边摇头一边漫步,侧耳细听,鬼魂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时候听到的人笑他,鬼魂就会马上隐没,第二天再去那里看,还是看到鬼魂那样独步着喃喃自语。拘泥于古籍的人都有点呆气,但怎么会呆
阿文勤大人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经书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但是一本书也不看,也会对事情的判断造成危害。下棋的大国手不会废弃古代流传下来的棋谱,但是不会很执着于旧谱;高明的医生不会拘泥于古代流传下来的药方,但是经验里也不会偏离古方。所以说:‘能够把什么事做得出神入化,主要是看做事的人罢了’。”又说:“能够教会人做任何事的规范步骤,但不可能教得会人巧妙。
【翻译二】:
刘羽冲,其名遗失了,沧州人。已故的高祖厚待道士,常常和道士互相用诗词酬答。刘羽冲的性格孤僻,喜欢讲古代制度,实在是迂腐不合时宜。他曾经请董天士作画,请高祖厚待地道士题诗。其中一幅《秋林读书》上题诗: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茫然无知地坐在树底下,孤独寂寥没有人希望与他为伍。不知道他平时都读什么书,只见他的面目很像古人。不知道他手里拿的什么书,可能是《周礼井田谱》)大概是规劝他的。
偶然得到古代的兵书,埋头读了一年,自己说可以统领十万军队。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骗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后来清风吹拂月光皎洁的晚上,经常看见他的魂在墓前的松柏树下,摇着头独自走来走去。侧耳听他说,所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人笑他,他就忽然消失。第二天等着他,还是这样。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的人是愚蠢的,多么愚蠢啊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阿公文勤曾经教导纪昀:“满肚子书本知识妨害做事,肚子中没有一点书本知识,也能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却不偏执与旧的棋谱;国医不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离不开古代的药方。所以说:‘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修养的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又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需要自己寻求的。’”
【简评】
《泥古不化》写了一个不能学以致用、拘泥古书的读书人。文中写了他照搬古书闹出乱子的两个事例,又写他死后仍执迷不悟,让人觉得他可笑又可怜。文末的议论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具有警诫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