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这是万科之源,一定要常抓不懈,并且要学好书本知识的前提下,不拘泥于书本。阅读方面,要做到现代文、古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可失之偏颇。有很多同学不喜欢看古文,认为枯燥,缺少激情。实则不然,读古文是一举几得的工作:可以提高你的分析理解能力,扩大你的知识层面;另外,对你做文史类试卷中的材料解析题也会有不少帮助。
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提到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样的答案:多读。这一点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也不能完全说对,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很盲目,那即便读得再多也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4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最终的结果是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未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出来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挖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纯净的宝石。
柯勒律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他是想告诉我们,阅读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
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阅读方法,如果我们把盲目的阅读比做“看热闹”,那真正能够收获知识的阅读就是“看门道”。以看热闹的心态阅读,一旦热闹过去,书中的精华也就跟着过去了,什么也不会被我们留下;以看门道的心态阅读,书读完,精华也就会被我们留下了。
因此,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我们不能光看热闹,还要读出其中的门道。
如何做到这点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勤于思考。
一位语文尖子生这样分享他的学习经验:
“不管是阅读小说还是其他方面的书,我从不追求速度,而是注重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刚开始进行阅读时,我每天只读一篇文章,读完之后,合上书我就会静静地思考这些问题:这篇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大概分几部分来讲述这些内容?这种文章结构是否新颖••••••
“思考的次数多了,这种思考就成了我的一种习惯。现在,我不仅读完一篇文章后要去思考,而且还会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因此,不管同学们觉得阅读题目有多难,我都能轻松得高分。”
只有认真思考,阅读得到的知识才能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认真思考,阅读得到的知识才能为我所用;也只有认真思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妨也学学这样的阅读方法,当你尝试的次数多了,也许就会像这位同学一样,当别人被阅读题困扰时,你却觉得它们只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