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人物
1、“金钱关系”说:
教材编写意图明显地体现了这一主题说。课前的“预习提示”里要求:“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论述为指导,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而课后的“有关资料”里就列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句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这样前后呼应,学生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得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张斗和)
2、“同情”说:
《我的叔叔于勒》在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
原文的开头部分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约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5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文的结尾部分是: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5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再结合小说中约瑟夫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心中的默念等细节描写,因而可以概括出: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张斗和)
3、“势利”说:
课文开头写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于勒,是因为分别多年的于勒在信中说“他已发了大财”。这样写,一是菲利普夫妇渴望“发了大财”的于勒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二是希望改变眼下的窘迫,也像那些富人一样奢侈地生活,这是人的本性所在。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仅仅是人类社会,具体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极小的一分子,而非全部。我们不能用“点”来概括“面”,即不能用个别人的行为去概括一个社会的弊端。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那是社会制度本身的弊端,在那样的社会中拥有大量金钱的也不过少数人而已。所以这篇小说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发大财的于勒和在哲尔赛岛遇见穷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的心理刻画,深刻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欲攀有钱人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朱国民)
4、“虚荣”说:
小说一开始交代了菲利普一家的境况,点明了菲利普一家的社会地位──“一个小职员的家庭”,而处在这种中下阶层的菲利普夫妇也不例外地具备那种爱慕虚荣、死要面子的小资产阶级的共同性格特征。接着作者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等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本质特征──虚荣。过上流社会的生活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渴望,于是海边栈桥上有了他们衣冠整齐的身影,有了置一所别墅的计划,有了请小姐太太们吃牡蛎的附庸风雅的举动。谁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愿望呢
?无疑是于勒,于是他们热切地盼望于勒回来,于勒的信也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至此,菲利普夫妇的那种虚荣得近似滑稽的丑态,就这样被作者无情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虚荣在富有心计的克拉丽丝身上表现得更为露骨。你于勒不能使我们步入上流社会倒也罢了,可你千万别认出我们,那样全船的人都知道我们还有这等穷亲戚,那叫我们老脸往哪里搁。“那船上可就热闹了。”正是这种强烈的虚荣心使得菲利普夫妇连多看于勒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至此,讽刺虚荣这一主题便在作者平实朴素、轻浅素淡的叙述中凸现了出来。(冯尚玉)
二、关于人物
1、难以原谅的败家子:
小说开始对于勒没有正面描写,有关他的一些情况都是在小说里零星交代的。于勒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行为如何不正没写清,“糟蹋钱”却说得十分明白。在那时的法国,打发他到美洲去是他惟一的出路。
到美洲之后,于勒来信说他在美洲“赚了点钱”,不仅这样,而且还“希望能够”赔偿他哥哥的损失。那么,于勒在美洲是不是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呢?他在美洲到底混得怎么样呢?小说都没明确交代,但有两处能说明他的情况。一个是他的第二封信,再一个是“特快号”船长的介绍。
于勒的第二封信这样写道:“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
“特快号”船长是这样冷冷地介绍的:“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
从这些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于勒到美洲后做上了买卖,可能也赚了一点钱,但还没有“发大财”。就在“买卖也好”的时候,于勒不是继续好好做买卖,而是去南美作“长期旅行”,很“阔绰”了一个时期。赚钱不多,而花钱却很阔绰,可见其败家子作风依旧,糟蹋钱的风格一如既往。于勒还是于勒,还钱的念头只是一时的冲动罢了。
当然,分析于勒的性格特点,指出其行为的不齿并不是为了肯定其哥哥嫂嫂的态度,只不过在批判这种金钱关系的同时,还应向学生指出,这种坏蛋的行为绝不是什么美德,一个败家子什么时候也难以得到人们的同情。既然我们应该有比较犀利的批判,就不该有太滥的宽容。(张传洲、王学宁)
2、可怜的被遗弃的亲人:
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后,成了菲利普夫妇一家“惟一的希望”,逢人便把于勒的信拿出来看。于勒成了他们家中最重要的成员。
哲尔赛岛旅行,“特快号”船长交代于勒的情况说:“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在哈佛尔还有亲属”自然是于勒自己说的;“不愿回到他们身边”自然也是于勒自己说的。可是,他为什么还让船长把他带回祖国?而且偏偏是在离家乡很近的极有可能与家人相遇的“特快号”上当水手呢?看得出来,于勒并不是真的不愿意与家人相见。他想与亲人近一些,又不敢见到他们,于勒这样的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啊!想像得出,于勒一定是在日夜想着,有那么一天,自己的亲哥哥,自己的亲嫂嫂,自己的侄儿,自己的侄女,也会在“特快号”上出现。穷了的于勒自然不会上前去与他们相认,但是,只要让他看看,他就满足了。相遇终于成了事实,当亲人与他擦肩时,他“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竟没有看到。即使在侄儿若瑟夫给他牡蛎钱时,他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年轻的先生”──10多年了,他不可能认出当年还很小的侄儿。可是哥哥嫂嫂却认出他来了,这一下,就使于勒的期待成了永远的期待──除非发财。“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再一次成了全家的恐怖。
三、关于细节
1、两封信:
于勒因“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而被送去美洲。去美洲后来了两封信,“我”家把他的信当成福音书。读者不禁要想,于勒真会回来吗?发了财的于勒究竟会给菲利普一家多少钱?于勒携巨款回家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他们相见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呢?读者心中产生了一系列疑问,急于了解故事的结局。可以说,信是情节发展的纽结,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于勒的信也是使菲利普夫妇产生惊喜的原因。菲利普夫妇惊喜的是于勒带来的金钱,并非兄弟久别重逢的欣喜。小说开头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的“惊喜”之情,与后文对于勒的“恐怖”“诅咒”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资本主义社会,有钱千里盼相逢,无钱对面不认亲。于勒的信深刻揭露了“惊喜”的实质,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2、精确的钱数:
小说在讲“我”家里拮据时,说“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在写到“我”去向叔叔于勒付牡蛎钱时,母亲“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牡蛎钱应该是2法郎50生丁,“我”又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
这些并不引人注意的钱数,其实恰是应该注意的,因为这也是作家的匠心所在。教材注释中已经说了,当时是“一个铜子等于5生丁,100生丁等于一法郎”,也就是说:1法郎=20个铜子=100生丁。若瑟夫给叔叔于勒的小费是50生丁,也就是10个铜子,也就是只能买到0.66米花边的钱。
连1米花边都买不来的小费,竟然让“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对于穷了的于勒,这么一点点的钱都不可以给。给他的人,就是“疯了”,他得了,就要被骂成“流氓”。这买不了1米花边的10个铜子,不正是小说的中心所在么?
3、“达尔芒司”还是“达尔汪司”:
“我”的父亲向船长打听于勒时,船长说:“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船长和于勒是在同一条船上的。人一到了船上,世界就小了。茫茫大海上,除了旅客,在“特快号”这只小船上,就是那么为数不多的几个船员相互依靠才能生存,必须密切合作才能到达彼岸。这时的人应该是最为亲近的,人与人应该是最容易接近并互相了解的。可是这位船长并不能准确说出他的船员于勒的姓氏,这是为什么?
答案就是──因为资本主义里人与人之间是纯粹的金钱关系。于勒是个穷光蛋,船长说不清于勒的姓,是不正常的;但是,因为于勒穷,穷就没人搭理,就没人想去了解,对于当时的社会,又是正常的。不光菲利普夫妇是金钱的奴隶,这个偶尔出现的船长也是金钱的奴隶。作者利用船长的话,把文章主题深化为金钱至上的社会性、普遍性,这样一来主题就深刻了许多,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就深入了许多。没有船长的“达尔芒司”、“达尔汪司”,《我的叔叔于勒》就只是一个家庭的事,小说的深度就大大打了折扣。但是,莫泊桑就是莫泊桑,船长的一句随意的话,却道出了一个社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