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囚蚁》,回答问题。
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就像人一样,摇篮里不满一尺长的小小婴儿总能长成顶天立地的大巨人,连蚂蚁也不例外。在歌里唱过“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常常趴在墙角或者路边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看它们排着队运食物、搬家,和比它们大无数倍的爬虫和飞虫们作战……大约是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蚂蚁们放到玻璃瓶里养起来呢?像养小鸡小鸭那样养它们,给它们吃,给它们喝,它们一定会长大,长得比蟋蟀和蝈蝈们还要大。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找一个有盖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十五只蚂蚁,再旋紧瓶盖。这样,这十五只蚂蚁便有了一个透明整洁的新家。我和妹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蚂蚁们在瓶子里的动静,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可它们却毫无兴趣,依然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可惜我听不见……第二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里的蚂蚁。只见那十五只蚂蚁横七竖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伤心了一阵,想了半天,得出结论:是因为药瓶里不透气,蚂蚁们是闷死的(现在想起来更可能是瓶里药味使小蚂蚁们送了命)。
原因既已找到,新的办法便随之而来。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壳上扎出一些小洞眼,作为透气孔。当时已是深秋,天气有些冷,于是妹妹又有新的担忧:“火柴盒里很冷,小蚂蚁要冻死的!”对,想办法吧。在妹妹的眼里,我这个比她大一岁的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办法来:从保暖用的草饭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家了。我和妹妹又抓来一些蚂蚁关进火柴盒里,还放进一些饼干屑,我们相信蚂蚁们会喜欢这个新家。遗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样在外面可以观察它们了,但可以用耳朵来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曾经有过不少奇妙的遐想,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然而我们的试验还是没有成功。不到两天时间,火柴盒里的妈蚁们全都逃得无影无踪。我也终于明白,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选自赵丽宏《童年笨事》)
1.童年的“我”产生喂养蚂蚁的奇想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词语“晾惶不安”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两次“囚蚁”过程及相关细节描写得非常详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对文中画线的语句略作点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一是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从小养到大;
二是因为自己对地上的蚂蚁特别有好感。
2.“惊惶不安”指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文中形象地写出了蚂蚁在“瓶里奔跑”的情景。
3.详写“囚蚁”的具体过程,真实再现了那时的“我”对这件事的浓烈兴趣,细节描写表现了儿童时的“我”与妹妹的天真可爱。(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4.画线句描写了“我”当时的联想和想像,“奇妙的遐想”中可见童稚时的“我”的可爱。 5.写“我”实验的失败及从失败中悟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