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教学如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这一个话题已摆在跨世纪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接轨,我认为首要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备现代化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师现在甚至将来都是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师必须认清现状,解放思想,确立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符合语文特点的能够指导自身实践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
兼容意识
1961年前后,语文教育界展开了语文性质的大讨论,“工具论”开辟了培养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学科道路。近40年后的今天,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仍然烽烟四起,各执一端。“语文学科是多重属性、多种关系、多向互动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的统一体”(于漪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很正常,语文教育工作为什么不能迅速摆脱现有的尴尬,像研究电脑的那样也来一点兼容意识,让语文教学在求真务实的路上走得更快一些呢?
为了驳倒“工具论”,不少研究者着力于区别“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1997.10《语文学习》李维鼎文),但我实在看不出这对语文教改有什么实质性作用。如果要区分:简而言之,“语言”是个专业化概念,是语言学研究的抽象范畴,而一旦进入语文,就是普及化,也即语言学走向实用。在教学中我们也不妨用“语言”这个概念,绝不至于不说“书面语言”,而称“书面言语”。如果推翻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能,那么人文性又如何附着呢?正如建筑房屋,要打牢地基,搭好框架,才能砌墙安门窗搞装潢,不然再富丽堂皇也没人敢住进去。没有合理合法的训练而一味大谈“人文意识”,这在语文教学中根本行不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由“不会”而至“会”,学习者在思维方式、品格情操上有一个同化过程,但更重要的还是学习者的语言素质的积累过程。“涵泳意得”,天人合一,看似难以捉摸,实质上正是对语言规律的一种彻悟掌握。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如果不从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工具”这个最初也是最终的目的入手,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是建立理想化的“空中楼阁”。
语文存在工具性这是一个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并不是其唯一的特性。吕叔湘先生指出:“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其实,这里讲语言文字只是一种工具,但并不等于说,工具性就成了语文学科的专利,史地政数理化各科中的语言文字不也是一种工具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语文的工具性就体现在“实践”和“交往”这两个词上,学习语文的目的意义就在于运用语言去和他人交往,并在这种交流中不断改进再生、丰富自己的语言以至一个民族的语言,而绝非在于“工具”本身。
“人文”这个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类创作的文学文化作品是文化现象,但这只是“各种”中的“一种”而己,应该说凡是遵循自然法则并附着了人的主观意识的文化现象都具有人文性。以地理学科为例,对宇宙星空、天地万物的研究无不具有人文性,人们对星座、对山石溪水的命名创造了一个个人文景观。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属性,这是无庸置疑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语文的工具性,不能因此把语文教学变成无法操作的玄学。上海陈钟梁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很可能是科学主义与人文思想的结合,指导改革开创一个新局面,以实现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与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化。”这里的科学主义实质就是科学合理地运用好语文这个工具。语文教学艺术就是要教会学生从形象化的语言文字中学会理性的分析,在两者的双向互动中促进语文学习的知情意综合平衡向纵深发展。魏书生、钱梦龙等教学大家就做到了这一点。魏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钱梦龙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他们懂得把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融为一体,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所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实体”新大纲对语文性质的阐述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兼容意识。“多元化是现代化的本质和生命力所在。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提醒人们,现代化的发展不是一定要保留一些,取消一些,让世界变得单一和枯燥,相反,而是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互相依赖、互相吸取。”(《教育改革论》P121,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语文教学也应体现兼容意识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开放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要培养具有独立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现代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具备民主开放的教学思想。语文是最能体现这种开放意识的一门学科。“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必然会带来中学生语文学习吸收和输出内容的变化,中学生的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个性张扬意识必然会使语文学习更具有开放意识。语文教学传授的“道”过去往往存在机械定性的情况,但是现在我们还能这样讲下去吗?《一碗阳春面》展现了人性的真善美和进取精神,《项链》展现了人性中虚荣的一面,又怎能仅以阶级论来定性呢?中学生的生活范围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知识和能力的不等值情况也愈来愈清晰地展现出来。现代化的开放意识使人更重视进入社会的独立生存能力,更重视个人潜能的发挥,语文学习中的一些实用因素也更为学生重视,课堂之外的文化信息也更为学生关注。学生课外讨论的话题极少有课本上的内容,更多的是体现时代性(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流行性)和切合性(与中学生思想情感生活相通)内容的作品。
语文教材里的名家名篇距离现代生活毕竟久远,不说文言文,就说鲁迅的作品,如果不借助注释,没有很高的悟性是难以理解深透的。吕叔湘先生说过:“要让学生看到的不是或者不仅是标本室里的动物标本,而是动物园里的飞禽走兽,看它们怎样在暗里活动。”学生鉴赏这些典范的“标本”,无疑很有必要,但可望而不可及,确实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尴尬。如果让学生就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来学习练就听说读写的本领,那就如同回归到大自然中来了,观赏一只麻雀,登高望远,都可萌发出一种鲜活的感受。俗话说“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果没有一个开放的便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环境,学生怎么能学好语文呢?比如纠正广告中滥用篡改成语的现象,既是让学生正本清源学语言,也是让学生灵活思维学创意,情趣盎然学修辞,有何不可呢?语文的开放性这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企及的。“学生的生活在语文的海洋里,需要的是各种有关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等等所谓新闻媒体散布的语言,孩子喜爱看的一些杂书以及各种文学作品所散布的语言,如果不仅仅是规范化的并且是优美的,熏也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张志公语)这种大语文的开放意识就是现代化必备的语文意识。
语文的开放性还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上,语文与历史、地理、哲学历来难以划清界限,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文学科的开放其中应该包括这个方面。我国古代文人从孔孟、屈原起,其中不少既可以称为哲学家又可以称为地理学家或历史学家,这种文化现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语文学习的现代化要的就是高效率。因此不能因为高考不考所谓“副科”,就让学生少学,这既不利于语文学习也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班级授课制曾是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但如果始终忽视个性培养,忽视激发个性潜能,那将可能把课堂变成扼杀人才的屠场。因此,语文界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解放;变“教师为主体主导”为师生双向交流反馈是重视个性潜能挖掘的有益尝试,变一支粉笔一张嘴为多种先进科学的教育设备的运用是重视教学手段更新的有益举措。课堂教学的开放的实质就是重视学生个性,目中有人,与传统的封闭的讲完文章讲清知识的“目中有文”有天壤之别。
素质意识
现代化的语文素质意识应当包括全面发展的意识,继承创新的意识,自学意识。
“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不能单打一,力求实现‘学力形成’和‘人格形成’的统一,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有形成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的侧面,二者有机地和谐地统一,使学生文化素质、语文能力和智力获得多方面的培养。”于漪老师的这段话,正体现了她的全面发展的语文教育观。古人讲“文如其人”说的虽是创作,但也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没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怎能读懂杜甫、文天祥、闻一多等感人肺腑的诗篇?没有豪放豁达的天性又如何体验李白、苏轼、毛泽东荡气回肠的诗情?
语文课文如同我们所见的山山水水,初见大致相同,细究领略起来,或秀或奇或险各有佳境,无论从哪个层面哪个角度哪个高度看都别有洞天。有了这种意识,语文教学就不会都是一种机械僵死的肢解课文的模式。“教育,是人们遗忘了所有学校灌输的知识后,仍能留存的东西。”(爱因斯坦)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一篇课文或在情,或在理,或在知上留给一点学生终身印象深刻而有用的东西呢?
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的意识还体现在读写听说这一点上,这是个老话题。张志公、庄文中先生在《工具?实用?现代化》(《语文学习》1996.11)中指出:“就语文说吧,语文教学,读写重要,听说也重要,不能只重视读写,而忽视听说,忽视口语交际。在现代社会口语交际空前重要。当前,口语不仅广泛用于交际、交流信息,而且人机对话,口语就要直接参与生产。现代化要求学生具有准确、敏捷、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善听是一种吸收,善说是一种输出,这是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两个端点,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过去有人著文讲语文教学不如只教文言文或加大教材中文言文分量,并强调诵读的作用,虽是一家之言,但我们也可从中看到继承的作用。现代化教育着眼于培养人的素质,并非对以往教育的全盘束定,而是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完善。传统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体味、重视讲授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我们不能抛弃。因为这对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有益,永远不会过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视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都基于一个目标,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自学意识的培养比其他学科更重要,你学了立体几何、力学可能在生活中未必用得上,但你得在不同场合之下听说,你要吸收表达,你就得读写。而语文知识单凭教师是教不尽的,尤其是知识信息成几何级数巨增的今天。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培养学生自学意识这一点看,我还是主张语文教师不妨“懒”一些,少一点传道式或诗人式的激情,多一点引导的机智和理智。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1997年9月2日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还应由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了些什么,转向主要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这些可以看作是面向新世纪办好基础教育的大方向,对语文教学也不无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