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答下列问题,理解第七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2.“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有人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多,要注意“所以”、“只好”两个词,说说这句写了什么?
3.“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养不过夜的。”这三句写捕鸟的过程,都有哪些记叙的要素?找出来。其中第2句用了多少动词写人的动作?有什么好处?如果将第2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
4.此段各句间有什么关系?
5.总结一下这段话写了什么?
(二)比较阅读。
送暖(节选)
王叔叔一双大手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迈着大步走进院子。只见他工作服上沾满了煤灰,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抹黑了的彩条毛巾。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喊:“李奶奶,煤来了!”说着,“蹬噔噔”几步走到窗前,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接着把煤一摞一摞地码在长凳上。就这样王叔叔一趟又一趟地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
思考:
划出文中所用的动词,说说本文恰当运用动词对表现王叔叔这个人有什么好处?
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1.“比较的无味”不是无味,是和热天的百草园比,差一点。“可”字强调了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了对雪天百草园的喜爱。去掉它语气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这句话写了雪天的百草园是有趣味的。
2.这句话写出了儿童的心理:要么让人鉴赏,要么自己玩得开心。在百草园捕鸟就能使心理得到满足。
3.写了时间(“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地点(“雪地上”)、事情(开始,扫开一块雪,发展,支筛、撒秕谷、系长绳、拉绳子;结果,罩住了鸟。)三个要素。其中第2句用了“扫、露、用、支、撒、系、牵、看、拉、罩“10个动词,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人的动作。捕鸟过程具体细致,显示了捕鸟人技术灵巧,也流露出回忆者的愉快心情。改成概述,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4.第一句总写雪天百草园也有好玩的。第二句是分述,把两种好玩的比较了一下,捕鸟更好玩。第3、4、5句写捕鸟的过程和结果。这三句是承接第2句的。
5.这一段话写冬天在百草园捕鸟是很有趣味的。
(二)“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还“迈着大步”“几步走到窗前”,这些动作,写出王叔叔是身强力壮很能干的。“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说明他干活小心翼翼认真负责。“一趟又一趟”“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表现了他帮别人干活不辞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