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17课《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两篇
教学实录 1
临沂第二十中学 刘晓凡
一、说唱儿歌,快乐导入
投影展示: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生说唱)
师:这首明快的儿歌或许唤起了我们对端午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在作家汪曾祺的记忆深处,家乡的端午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端午的鸭蛋》。(生齐读标题,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师:还是老习惯,看看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成果,同位互相交流预习心得。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上来写一写。
生:端午的七种风俗(1段);家乡的咸鸭蛋和双黄鸭蛋(2—3段);如何吃、如何玩端午的鸭蛋(4—6段)。
师:有什么疑义吗?
生:虽然很全面,但可以更简洁一点: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很强,这样无论是读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更工整了。好,我们一起随作者到他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屏幕显示:
这篇开篇叙述了家乡端午的哪些风俗?这几种风俗有详有略,有先有后,你怎样理解这样的安排?
生1: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师:扑面而来的浓郁的乡风乡情,作者一笔一笔娓娓道来。可是,在用墨的多少上,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2:前五种风俗是略写,后两种风俗是略写。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安排的?
生3:前五种风俗是和外地一样的;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是别处没有的,略显偏爱,着墨较多。
师:恋乡之情显而易见。但这“特有的”也有先有后,为什么要把“十二红”放在最后呢?
生4:因为文章写的是鸭蛋,而十二红中有一道菜就是鸭蛋,这样能和下面内容很自然地连结在一起。
师:像小河流水一样,文章自然流畅地过渡到下文。
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屏幕显示:
家乡端午的各种风俗。
师:家乡的端午有如此多姿多彩的风俗,作者为什么单挑小小的鸭蛋大写特写呢?这小小的鸭蛋究竟魅力何在呢?我们来细读文章第二部分。
屏幕显示:
假如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组来到了高邮,假如你就是坐上嘉宾,你将如何夸赞家乡的鸭蛋呢?
师:你可以把同伴当成是观众,适当结合文中语言,大胆地说一说。
(生纷纷举手,争相发言)
生1:我们准备了一组影像资料:“一片一片水波鳞鳞的池塘,游着一群一群的大麻鸭,下了一筐一筐的双黄鸭蛋,腌了一坛子一坛子蛋,一车一车地往外运。”用壮观的景象把大家的眼球给震住。(掌声)
师:视觉上特有冲击力,你想用这些告诉大家什么?
生1:鸭蛋是我们家乡的招牌,畅销全国。
师: 好,声名远播!
生2:清代袁枚是位著名诗人,他有一篇《腌蛋》是这样写的:“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瑞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我会深情朗读此段,广而告之,我们的鸭蛋从古代就特招人喜爱,绝对老字号。
师: 引用古代大作家的文章,有什么作用?
生2:让大家更信服、佩服!
师(点头):三百年的老品牌了,历史可谓悠久。
生3:我和同位来说唱一段。(唱调为《掀起你的盖头来》)
甲唱:我这有两盘咸鸭蛋,我来请你看一看,这盘鸭蛋怎么样啊?
乙说:白色儿的。
甲唱:另一盘鸭蛋怎么样?
乙说:通红通红的。
甲唱:还是这两盘咸鸭蛋呀,我来请你尝一尝,这盘鸭蛋怎么样啊!
乙说:发干,发粉,如嚼石灰,难吃!
甲唱:另一盘鸭蛋怎么样?
乙说:质细,油多,蛋白柔嫩,好吃!
甲说:这色彩鲜艳、味道鲜美、与众不同的就是我们——高邮双黄咸鸭蛋。
(两生形神兼备)
(生热烈鼓掌)
师(赞赏地):真是一对黄金搭档啊!同学们,他俩用的什么法?
生(众):对比法。
师:在作者的盛赞下,这小小的鸭蛋已俨然成为蛋中之——
生(抢答):蛋、王、冠、极品、佳品、至尊、无敌……
(生七嘴八舌,兴致盎然)
师:同学们能入情入文,身临其境,很精彩。小小的鸭蛋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很骄傲,很自豪。
生2:对家乡的热爱、思念。
师:对,作者曾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文中半是家乡水。”之所以对小小的鸭蛋浓墨重彩,因为它寄寓了作者那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情。
(板书:乡情)
师:说到对家乡的思念,最难忘要数童年的回忆了。同学们来看第三部分。
屏幕显示:
端午的鸭蛋,在儿时的记忆中有哪些好玩之处?请结合文中语句,加以丰富的联想,小组成员共合作,情景再现这一段难忘的生活场景。
师:好,孩子们,开始吧!(小组成员兴致盎然)
生1:我们兄弟姐妹共四人,我们邀请老师做我们的煮蛋妈妈。
妹:姐,这些彩色丝线真漂亮,给我打个鸭蛋络子吧?
弟、哥:我也要,我也要。
姐:好、好。
妈:孩子们,鸭蛋煮好喽,快来哟!
哥:走,挑蛋去。
弟:哥,鸭蛋有什么好挑的呢?
哥:有,学问可大哩!一要挑颜色,淡青壳的比白壳的好吃。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看,这个样子蠢,像你!这个样子秀气,像小妹!
弟:哥哥真坏!
姐:给,络子做好了,把它挂在衣襟的纽扣上。
弟:姐,你的手真巧。
妹:一蹦一跳,真好玩啊,像小白兔一样。
弟:哥,我饿。
哥:吃蛋,这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也可以吃,可好吃了!
姐:哎,小妹,小心点,别把蛋壳碰破了,轻轻敲去空头,蛋黄蛋白吃光了,咱们用清水洗净了,晚上捉来萤火虫,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纸,萤火虫就会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合:哇,好美啊!
(师生热烈鼓掌)
师:哇,好精彩啊!孩子们,你们为什么对这段文字有如此高的兴致呢?
生2:因为充满了童年的快乐!
生3:很可爱,又富有童趣!
(板书:童趣)
四、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师:小小的鸭蛋吃起来有滋有味,玩起来有模有样,汪老先生说起来津津乐道,我们读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喜爱的句子。来,细细地找一找,静静地想一想,美美地读一读。
屏幕显示:
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品味,并谈谈你的感受和理由。
生1:“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里引用了诗句,显得很生动,有文学色彩。
师:不仅有古诗,还有古文呢!
生2:引用袁枚的《腌蛋》。
师:这样,就使文章增添了不少书卷气,充满了典雅之美。(板书: 典雅之美)
生3:“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白嘴”应该是高邮的方言吧。不管走到哪里,都记得家乡的语言,表明对家乡很眷恋。
师:不变的乡音,令人倍感亲切。
(板书:方言之美)
生4:“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从这句话看汪曾祺很坦率。
师:这样坦率的句子还有吗?(板书:坦率之美)
生5:“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说起话来像孩子天真,爱憎分明!
生6:我喜欢文章里面很多的短句,短短的句子,读起来特别轻松舒服。
师:举个例子。
生1:“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师:这样短短的感叹句呀,问句呀,文中出现了好多,大家能不能细心的多找几处。(生勾画,师巡视)
师:同学们把你们勾画的句子好好读一读。(板书:短句之美)
(生自由朗读)
师:继续我们的欣赏之旅。
生1:我尤其、特别、非常喜欢这一句:“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看到这句,我就很想吃到高邮鸭蛋。
师(笑):流出的不仅是红油,还有我们的口水。
生2:我也喜欢这一句,“扎”是动作,“吱”是声音。这句话也很短,但是让我们很想动手自己试一试。
师(点头):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生3:这篇文章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中的一个字“吱”,很好玩。
师:所谓“一字传神”啊!大家都喜欢吗?
生(众):是——。
师:那我们就来好好地读一读吧。
生1:“吱——”
生2:“吱——”
师:还有抑扬顿挫之感啊!
师:要注意:“一……就……”突出了红油之多,也要重读。我们齐读一遍。(声情并茂)
师:短短小小的句子,同学们读得饶有趣味。如话家常般的语言让我们感觉轻松亲切。这就是平淡中的味道。(板书:凡人小事品自高,淡笔浓情意从容)
五、读文知人,走近作者
师:同学们,小小的鸭蛋,朴素的话语,短短的句子,却带给我们暖暖的感觉。我们来近距离地认识这位带给我们快乐、令我们敬慕的美食家,美文家。
屏幕显示:
他的散文着眼于“小叙事”,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 ……他帮助人们发现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他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温和、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从这位睿智温和的长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生活处处皆美好。
生2:我们要做一个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人。
生3:不管活到多老,只要有一颗童心,就会快乐。
六、关注社会,体验生活
师:在我们今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每逢五月五过端午时,在不经意间,或许你会想起汪老先生的这篇《端午的鸭蛋》。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对各种洋节很感兴趣,却对于我们传统节日不是很了解,而且缺少感情。这位亲切的老人用一颗赤诚的心教会我们要热爱家乡,热爱生活,更要热爱我们的民俗文化。因为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是我们民族共同的声音。最后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倾听有志之士的呼唤。
(屏幕显示)
齐读:
在我们流淌的血液里
我们至少要知道
端午节,端午的鸭蛋
它是我们抹不掉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的印记!
一枚小小的绿壳鸭蛋
它既是汪老先生“常绿的童心”
也是我们民族“常绿的童心”
更应该是长驻我们心底的“常绿的童心”。
【教学反思】
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
2010年3月23日,在临沂市“个性优质课堂建设阶段成果推介会”上,我执教了这节《端午的鸭蛋》。
个性优质课堂就是把学生个性化的学与教师个性化的教融为一体,追求教育功效的最大化,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个性充分张扬、思维高效互动的生命发展场。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我努力从生命和教育的高度,去激励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量,使之成为学生想学的“源动力”。让学生从中真正感觉“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个性的教学设计,一线相连
在童真的快乐中走进课堂,由一首清新明快、朗朗上口、贴近文意的民俗儿歌导入。奠定了此课活泼温暖的气氛和基调。汪老先生的文字平淡和谐,从容轻松。如何爱上这一个可爱的老头儿,恋上这一篇有趣的小文章,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先认识作者,而是在充分的个性活动、个性体验、个性品读后,再把这个和蔼善良、幽默可爱的长者介绍给大家,这样的设计很好地让文本与作者自然结合,学生用心读懂了作者,真正做到了读文知人,走进作者。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符合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在因势利导、自然过渡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用语尽量亲切温暖,娓娓道来。与会同仁对此也赞赏有加。
特别是课堂最后再次回归到对生活、对端午等民俗的态度。整节课一线相连,激发了学生的智慧,打开了其心灵世界。
二、个性的活动参与,精彩不断
华盛顿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听到的,过眼云烟;看到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沦肌浃髓。”相对于老师的讲解、分析或说教,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而获得的体验是深刻难忘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在细读文章第二部分,领略小小鸭蛋的魅力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假如中央电视台《乡约》节目组来到了高邮,假如你就是坐上嘉宾,你将如何夸赞家乡的鸭蛋呢?”把同伴当成观众,通过活动,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体验,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并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进而领悟和生成诸多智慧。你来说我来唱,欲罢不能,其乐融融。学生用生动的、个性的语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同时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了语文素养。
三、个性的情境体验,快乐相伴
情境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境,二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的而创设的虚拟情境。由于受文本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使用“虚拟情境”体验。在细读文章第三部分时,我创设了“虚拟情境”这个环节,从教学文本出发,通过模拟表演,再现童年端午节的生活。学生用自己擅长并喜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独特体验,既调动感情、点燃激情,又便于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学生的表达力、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小组成员快乐合作,兄弟姐妹四人还有老师这个“煮蛋妈妈”,一起再现了一个温馨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亲历亲为,融入了文本,进入了角色,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兴致之盎然,思维之活跃,感觉之鲜活,想象之奇特,表现之精彩,合作之默契,个性之张扬,令人难忘。阅读与体验的快乐在学生的心灵自然流淌,而学生热爱语文的情趣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个性的语言品读,内涵提升
引导学生沿着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高地,这个过程就是作品的内容内化为学生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积淀语言提升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在“精读课文,赏析语言”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把喜欢的句子“细细地找一找,静静地想一想,美美地读一读” 。抓住一些看似平淡、朴素无华的细节,如一处标点、一个词语、一个短句等,把它们放在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咂摸,加以个性化的品析,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并适时引导、点拨,使学生走进文本。无论是用古文古诗来增典雅之美,还是用质朴方言来添亲切之感;无论是一个“吱——”字,还是一个“有!”字,学生无不体味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浓浓故乡情,纯纯童年情,一步步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小小一篇文,暖暖一课情。个性与优质并行驰骋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纯真,感悟能力无限灵敏延展。
【教学点评】
汪曾祺的这篇散文,结构散而不乱,语言淡而有味,散淡之中透出丰饶的生活情趣、浓郁的乡思情结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这样的文章颇具难度,处理不好,就如同一个“他乡咸鸭蛋”,但听刘晓凡老师的课,感觉却是吃了一个地道的“高邮咸鸭蛋”。
第一步,导入及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明确重点,要言不烦,就如同用筷子头一下子扎破蛋壳。
第二步,细读文章,了解内容。先用图片展示南方特有而北方学生不太熟悉的端午风俗,一目了然;接着创设情境(模仿央视 “乡约”栏目采访)让学生转换角色夸赞鸭蛋;再通过一个活动体验端午鸭蛋的好玩之处,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中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好比看到了流油的蛋黄。
第三步,精读文章,赏析语言。“细细地找一找,静静地想一想,美美地读一读” ,三句话体现了三个不同的要求:细读、静想、美读,这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不二法门,至此好比品尝到了高邮咸鸭蛋质细油多的特点。
第四步,走近作者,知人解文。这是跳出文章来反观文章,通过对作者经历及其文章整体风格的了解,从而在一个更大的坐标系内加深对文本的解读。这好比探究高邮鸭蛋为什么好吃,自然要了解产蛋的鸭子是如何与众不同。注意这里的作者介绍出现得恰当好处,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艺术风格,形成一种更高水平的文学欣赏能力。
第五步,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这个环节并非可有可无,它使这节课触及到了情感、态度、文化、价值观层面,让学生思考鸭蛋中所蕴含的对生活、家乡、风俗文化等的热爱。水到渠成,点到为止,有效提升,促进思考。
这节课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让人想起白妞说书,“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最后提出两个问题供刘老师和其他老师思考、讨论:
一、以上这些标题(环节)作为暗线,不出示给学生如何?
二、语文课堂上,老师是否一定要把教案上的环节(步骤)名称都一一展示并按部就班来教?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张伟忠)
端午的鸭蛋 教学实录2
一、导入新课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午的鸭蛋》,作者是——
生:汪曾祺。
师:你了解汪曾祺吗?
师:请看大屏幕
【学生朗读汪曾祺的有关资料。】
师:关于汪曾祺与高邮之间,有一段有趣的逸事。有一位文学青年对汪老先生说:“高邮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老先生当时在餐桌上,微笑着听了之后,便抿了一口酒,慢慢悠悠的说:“不是的。高邮鸭蛋第二,我是第三。”汪老先生当然是在调侃自己不如高邮鸭蛋有名,但是可以看出高邮鸭蛋在汪老心目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高邮,看看汪老先生笔下的那枚家乡端午节的鸭蛋里究竟装着什么特别的东西,让汪老先生念念不忘?
一、 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出示课件:伴君初读梳理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生:端午节的风俗
生:家乡的鸭蛋
生:端午节的鸭蛋
二、 细品鸭蛋
师:课文的思路就是如此简单,那么课文中哪两个段落详细地介绍了家乡的鸭蛋?
家乡的鸭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呢?
师:请欣赏视频课文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师:请两人以小组合作
【出示课件:“以这是_____________的鸭蛋,因为__________(找出课文相关联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例如:这是“名声远扬”的鸭蛋,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其中的“肃然起敬”最能体现“高邮咸蛋”的名声。】
生甲:与众不同的……应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但是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还”、“不如……多”、“成批”写出了自豪之情。
生乙:历史悠久的……因为清代诗人袁枚曾在他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面提到“高邮腌蛋”。此次记录离现在少说也有200年了,可谓是“老字号”、“老品牌”了。
生丙:吃法多样的……因为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中,叙述可以入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后又一种是用筷子挖着吃。吃法不同。
生丁:质细油多的……因为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高邮鸭蛋这么好,那么作为高邮人的汪曾祺老先生一定会带着怎样的感情来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呢——
生:赞美、自豪
三、 体会感情
师:文章中有很多的句子、语段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这种感情,你找到了吗?
【课文中带有赞美自豪之情的句子你找到了吗?】
生: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生: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生: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
学生反复朗读。
师:读得真好,汪曾祺老先生对家乡的鸭蛋的赞誉不停歇,尽情的用他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倾诉者:看呢,我们高邮的鸭蛋多好啊!名声远扬、历史悠久、色彩鲜艳…..
师:想想作者仅仅是在赞扬高邮的鸭蛋吗?
生:不是,借物抒情
师:借什么物体
生:高邮的鸭蛋
师: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生:家乡情、故乡情
【板书:借 端午的鸭蛋 抒 汪曾祺 故乡情】
师: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的文人也喜欢写家乡的食物,贾平凹忘不了陕西的那口羊肉泡馍,叶圣陶叫着薄片的雪藕就会想起远在太湖边的故乡,周作人甚至认为故乡的野菜——紫云英那诱人的香味无与伦比。其实大家想一想,他们想念的仅仅是那口馍,那篇藕,那朵紫云英吗?
生:不是。
师:是的。其实他们念念不忘的是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乡音,乡情!!
四、 童年趣味
师:这么好的鸭蛋,我们当然吃起来是津津有味,可是家乡的鸭蛋在端午节的那天,仅仅用来品尝吗?
生:不是
师:还用来干什么呢?
生:玩。
师:怎么来玩呢?
生:——挂鸭蛋络子,鸭蛋壳里装萤火虫。
让一生朗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
师:读的真好。这两种玩法中,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玩法?为什么?
生:“鸭蛋壳里装萤火虫。
师:说一说原因好吗?
生:萤火虫一闪一闪地亮,显得鸭蛋壳晶莹透亮,好像小孩子的眼睛。真好看。
师:那么由鸭蛋壳里装萤火虫引出一个故事,是什么?
生:囊萤映雪。
师:囊萤映雪是什么意思?
生:为了晚上看书做学问时当做照明用。
师:囊萤映雪是为了求取功名,有强烈的功利主义,那么“用鸭蛋壳装萤火虫”是为了什么?
生:好玩。
师:对。聪明的中国人设置节日本来是为了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诗意一份浪漫,而小孩子则是最能创造这份快乐并且享受这份可快乐的。
师:那么还有一种玩法是--------
生:挂“鸭蛋络子”。
师:这一段中有一句话特别的生动有趣,你认为是哪一句呢?
生:挑选鸭蛋时候的第二个步骤。“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师:是啊。鸭蛋有白色、淡青色两种客观事实,可是鸭蛋的样子还有“蠢、秀气”之分吗?这是什么手法?
生:拟人。
师:你认为蠢笨的人什么样子?秀气的人又是什么样子?
生:蠢笨的人四肢粗短,两眼无光。秀气的人苗条好看。
师:呵呵,是啊,在作者的心目中,端午节的鸭蛋也像他的小伙伴一样,有蠢、秀气之分。我们想一想,也许小伙伴们一边挑选鸭蛋,一边孩子想着:这个鸭蛋好丑,像我们村的张三,这个好好看呢,真像村东头的小花……
[学生笑了.]
师:挑选好了的鸭蛋装在络子里挂到哪里了?
生:衣服大襟的扣子上。
师:挂在扣子上,小伙伴们一走一晃,晃来晃去,想想络子里装的仅仅是鸭蛋吗?
生:不是。
师:那还有什么呢?
生:故乡情,童年的趣味,生活的趣味。
五、 端午节风俗
师:童年生活的趣味在端午节那天玩鸭蛋的过程中体现无疑,那除此之外,端午节那天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生:系百索子。
生:做香角子。
生:贴符子
生:喝雄黄酒。
生:放黄烟子。
生:吃十二红。
【放课件:端午节还有哪些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符子、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师:在这些风俗中,有一个细节特别生动,你认为在哪里?
生: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师:真好。说说。为什么这个细节让你如此心动?
生:丝线质量不好,可是小伙伴们一点也不在乎,而且心里很美!
师:那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生:小时候与伙伴的编制草戒指;捡起来别人扔掉的漂亮糖纸;一根树干当金箍棒……
师:这快乐来自于内心,来自于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浪漫诗意,让你身处青壮年,抑或耄耋老人也不会忘记,这童年的种种趣事如同美酒,越陈越香,成为汪曾祺老先生心灵的家园中永恒的力量。
六、 快乐氛围。
师:思乡的作品总是略带忧伤,如李白的《静夜思》
学生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作品?
学生介绍。
师:老师这地方有一篇《乡愁》,
【放课件:配乐朗读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音乡情总是让人说起便沉甸甸的。可是在这篇文章中,离乡四十年之久的汪老先生,在浓郁的思乡情感中,你可见忧郁的音符吗?
生:没有。
师:是啊,不仅没有,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快乐的牧童般的嘹亮笛声。让我们不由自主的被苏北水乡高邮那纯净的民风民俗所吸引。俗话说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从本篇文章中你觉得汪老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生:豁达乐观、
生:热爱生活、
生:风趣的老顽童…..
师:说的好。汪老先生的生活态度如此积极乐观,他是不是一生就一帆风顺,特别无忧无虑幸福的人呢?
生:(肯定)不对。
【 播放课件:坎坷一生 】
师:汪老先生一生坎坷,却安然度过,也许他遭遇苦难的痛苦我们无法想象体会,但是我们更愿意享受这个热爱生活的老人那种超然乐观平和的态度。也许是高邮那淳朴的民风民俗培育了汪曾祺的性格,使得汪老笔下的高邮鸭蛋如此富有诗意情趣。
感谢高邮这座水乡给我们送来一个如此乐观豁达的老人。跟感谢汪曾祺先生提高了高邮的文化品位,让我们明白了享受生活,如此快乐!
七、 课外作业
师: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民族的跟。今年是中国的传统虎年,高邮的孩子都会写“一笔虎”,让我们在这个虎年里也学会“一笔虎”,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虎气!
【放课件:各历代名家作品“一笔虎”】
好。下课,谢谢同学们合作!
板书:
端
午 汪
借 ------à 的-----à 抒 -----à 曾 ------à故乡情
鸭 祺
蛋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全文隐隐贯穿下面这样一条思路。
第1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
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整体上的严谨与和谐。
从文章思路来看,谈“端午风俗”也属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
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
第2、3段,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这段文字轻松幽默,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第4段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三个层次,缓缓展开,环环相扣,一丝不乱。
这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写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但也许有读者还会存有一丝疑惑:文章如此津津乐道谈论“咸鸭蛋”有意义吗?
这就涉及到文章主旨方面了。
其实,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二、问题研究
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中是如何体现的?
汪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1.口语色彩浓厚。
首先表现在好用短句,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例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其次,文中时时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例如:“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如此自然和谐地捏到一处并倍添韵味的艺术功力。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汪曾祺有时只用一两个字眼就能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他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练习说明
一、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本题意在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思想上整体把握文章。
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七种风俗,一笔一笔写来,丝毫不乱。
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
二、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语言上的特色。
语言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
除课文研讨部分所举例子外,以下各例也很有特色:
1.“平淡而有味”例: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这一点在中体现得不太明显,但也有所体现。例如,“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三、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看呢?
本题是一道发散性的问题。其实,只要学生自圆其说就可以。认为是赘笔者,主要是为保证结构严谨,这对于中学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认为“自然、随意”者,实际上已经上升到对作者风格的品评了。可以就此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建议
一、加强朗读训练。
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风味来。通过朗读,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感受到的情趣。
二、注意结构的把握。
让学生自我概括,掌握“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为理解课文继而为写作、口头表达做好积累。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内容并不复杂,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三、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四、注意语言的积累,学习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
要使学生认识到,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
五、教学设计。
1.默读课文,画出喜爱的语句。
2.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②学生个别朗读、齐读。
3.结构分析:见教学建议二。
4.语言品析: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谈感受、理由。
5.联系自身,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介绍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物件或经历。
有关资料
一、汪曾祺散文的特点──小叙事(龙协涛)
在当代文坛,当人们热衷于“大叙事”,习惯欣赏“大事物”“大场面”“大结局”,片面追求高、大、全时,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审美情趣悄然兴起,即着眼于“小场景”、“小叙事”,着力写凡人小事,写油盐酱醋茶,写“一地鸡毛”……汪曾祺就是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当他80年代重出文坛的时候,他的“小叙事”的作品居然引起了“大轰动”。
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他虽也喜欢做学问,但同那些大学者不同的是,他多半陶醉于辞章考辨之类的“小学”,做的是阐幽发微的工作。他喜爱《世说新语》和宋人笔记,继承明清散文传统和五四散文传统,倾心晚明小品集大成者张岱的文章,同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也息息相通。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从事过京剧编剧的汪曾祺,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和布莱希特标榜的“间离效果”的西方现代理论,加上个人身世浮沉的沧桑之感,促使他不去追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而是以含蓄、空灵、淡远的风格,去努力建构作品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美学价值。他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汪曾祺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狂泻喧腾的大瀑布之美固然可敬可畏,然而置身清丽澄明的小溪边,观鱼游虾戏,听流水潺潺,不是让人忘掉精神疲惫而顿感其乐融融吗?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正是适应了中国读者文化心态和期待视野的调整。
当今社会,由于复制技术造成的那种虚拟幻化的“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因为它们的虚幻和刻板,已经不再具备可体验的审美特征。真正具有可体验的美的特征的,恰好是真实的个体生存中的无时无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话语”“小叙事”。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必须指出,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对立起来。他的作品间或也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保的悠然任化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谈和颓废,在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现代艺术,太多的夸饰,太多的刺激,太多的借助声光电气。汪曾祺则是要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由此看来,人们除了被“忙”包裹、挤压之外,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汪曾祺的散文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选自《凡人小事真境界》)
二、汪曾祺散文的特色(刘爱芹)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因此品读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在《夏天的昆虫》中,他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如他说:“叫蚰子(蝈蝈的俗称)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了。味极似虾”。说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胶捉蝉。作者小时候用蜘蛛网捉蝉。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就被黏住了。读到此处,不觉会心一笑,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
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如《吃食的文学》和《苦瓜是瓜吗》,其中谈到苦瓜的历史,人对苦瓜的喜恶,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谈到文学创作问题:“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说它是瓜也行,说它是葫芦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选自《品文如品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