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题内涵解说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将人性之爱的火炬照彻整个生命的流程,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人生才更有价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生命才能永恒。
本专题围绕“珍爱生命”这一话题,选取了六篇文章,组成三个板块:“强者之歌”、“精神支点”、“敬畏生命”。有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自然灾害中遇难者对生存的渴求;有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对他人关爱的感受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还有对小生灵的赞美。所有这些都缘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 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
4、 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5、 学生学会在交谈中捕捉信息,找出重点,理清关系,了解对方。
三、专题内容解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一篇著名散文。作为一位盲人,海伦·凯勒并没有向我们展示多少“命运”的多舛,而是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作者的热切、坦诚和真挚。在与残疾的斗争中,她表现出了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朴素甚至接近于家常的话语中,她表露出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可以这样说,尽管作者受尽了“命运”的折磨,但她献给人们的仍然是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关爱世界的心。海伦·凯勒的经历如果说给了我们巨大的心理震撼和敬畏,那么本文所袒露的心迹,能给我们巨大的人生感染,鼓舞我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作者首先提出了一种可以尖锐地强调生命价值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接着通过一位很要好的朋友从树林里远足而来没有看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与“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作对比,指出“那些有眼睛的人显然看得很少。……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
正文部分,是作者对得到假想的三天光明的安排。第一天。白天:看望亲爱的老师,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夜晚:回忆这一天。第二天。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夜晚:看戏。第三天。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夜晚:看喜剧。三天的活动,虽是想象的,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精神追求。第一天的活动表现作者对亲情的重视;第二天的活动是对世界的物质方面和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关注;第三天活动表现出对世人生活的关心。三天的活动,其内容涉及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人类生活的全面考察。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而且,作者还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
在结语部分,作者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提出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并指出“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感官”。
如果不是一个盲人的“假如”,对于常人来说作者在这三天里所做的事情可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去体会一下,一个盲人,一旦见到光明,周围平常的世界是多么的新鲜和神奇。海伦·凯勒利用这假想的三天时间,要看自己的老师、朋友,要看历史和艺术博物馆,要看看纽约城,看看日常世界,甚至要去看喜剧。正是这些一般人习以为常的去处,却让作者感到无比的神奇,才让所有视力正常的人能够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感到我们的生活应该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诱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也不仅是感染,更主要的是让我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感激,因为海伦·凯勒给了我们一个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提醒!她告诉我们,也许最应该珍惜的就是我们视而不见的平凡的世界和平常的生活。
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无记忆,无感觉,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她安排的三天活动,全凭想象,借助想象她描写了实际上不能看到或听到的那些场景和事情。透过这丰富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颗火热的心:一生都急欲打开视听感觉的窗口;不断地用现身说法劝勉世人。
与热切、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的是,作者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无论是对自己内心的表白,还是对世人的规劝,都是极平常的话语。我们从直白道出的平常的话语之中,结识了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成就显示生命价值的海伦·凯勒;我们也从中感受到身处黑暗中的作者渴望与人类交流并得到世人的关爱,同时也想借此文表达对世人的博爱襟怀的美好心灵、善良天性。
渴生者
《渴生者》节选自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钱钢在《唐山大地震》中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景作了真实、坦率的报告,但他没有停留在事实的罗列上,而是围绕大地震努力发掘各类人物的心态及人际关系的升沉变化。在他的笔下,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大自然伤害人类的一场悲剧,他力图从历史、从人类命运的高度上来揭示、思考、评议唐山大地震。
《渴生者》介绍了因唐山大地震而被埋在废墟中十三天,最终被救出的四十六岁的家庭妇女卢桂兰的故事。文章的主体是卢桂兰的口述实录。这看似语无伦次的普通妇女的谈话记录,揭示了卢桂兰奇迹般在废墟中生存十三天的秘密:除了她劳动妇女坚强的体魄,还有她一个极普通的中国妇女的特殊心理结构。面对灾难,卢桂兰努力自救:胸口上压着一大摞瓷砖,一块一块地搬去;渴得受不了,靠喝尿来维持;饿极了,抓土往肚里咽;冻得难受,就拼命地活动身子……她不仅呼救,而且不停地自我安慰:“别怕,别害怕!”她想老爷子,想两个孩子,想自己的人生经历,想看看大伙儿,想“可以被救出来”,“对自己说,不着急,不着急,再咋样也等着,总能出去,不管多少日子”。卢桂兰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但是她从没有绝望,从没有放弃。她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了能保存自己的生命,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最大的努力,直至获救。
钱钢在摘抄卢桂兰口述实录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灾难的思考。他指出:“人类在未曾经历灭顶灾难之前,很难想到生存对于生命的涵义,也很少意识到生存本身需要怎样的坚韧与顽强。常常,生命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他敬佩像卢桂兰这样的超越死亡,在灾难的废墟上留下人类精神对死神的胜利记录的渴生者,赞美像卢桂兰这样的为生存为生命而坚持着、奋斗着,创造了人类生命史奇迹,也创造了人类精神史奇迹的渴生者。
文章饱含热爱之情,但又没有孤立地去宣泄感情,而是将情感附着在描写、叙述、议论的载体上,使抒情与描写、叙述、议论浑然一体,形成磅礴的气势。作者善于从中阐发深刻的哲理,将哲理的阐释同激情的抒发溶为一体,这些火热的激情与冷峻的哲理相融会的句子,使作品透发出一种哲理之美。
我与地坛(节选)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全文较长,教科书只选了一、二两个部分,其余的五个部分收入与教科书配套的读本。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文章从“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了与这“废弃”、“荒芜”、“冷落”的古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一方面“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另一方面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失魂落魄”的“我”与“荒芜冷落”的“它”相怜相惜,褪去昔日荣耀的“古园”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容纳了忽地残废了双腿的“我”。
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我”在两条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之时,“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谓“宿命的味道”,不仅因为“我”家与地坛很近,也不仅因为“我”与地坛有着相同的命运——“园子”荒废,“我”残废,而且更重要的是地坛的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我”解悟到生命的内涵了,于是顺理成章地,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而不再恐惧,因而可以坦然地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比如说“死”,视之为“节日”。“死”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了,那么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在这一部分中,集中写地坛的有三处,每一处景物描写又都与“我”的感悟密切相关,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第三节,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第五节写园中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向人们展现出缤纷的生命世界,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正是由于小昆虫、草木等生生不息,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使“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我”从“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中找到了答案: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第七节景物描写也是对生命的解读。“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作者在此发现了生命的种种状态:无论是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这实际是在回答前文怎样活的问题——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地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第二部分,写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至3节,写“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母亲理解自己的儿子,尊重自己的儿子,维护着他的自尊,送他去地坛,但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又无法不为儿子担忧,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同时她还希望儿子找到一条走向幸福的路,但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内心一直被这种矛盾反复纠缠而痛苦万分。“我”所承受的,是自己的不幸;母亲则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所以,母亲是活得最苦的。作者用“空落的”、“不眠的”等词句形象地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段文字,叙述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
第4至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的创作取得了成功,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母亲默默忍受着活着不如离开人世的痛苦,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她无私地奉献出毫不张扬的母爱,以行动感染熏陶着残疾的儿子。“我”终于逐渐地理解了母亲,懂得了生活。
儿子想着通过写小说回报母亲,这是感受到了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后的希望,而母亲来此世上似乎只是替儿子担忧,她的悲苦太深重了。所以作者说上帝召她回去,也许是对的,因为这对忍受着巨大苦难的母亲而言是一种解脱,而作者也只能以此作无奈的安慰。此时的“我”已经理解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一切都不曾改变,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此时“我”已经懂得了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母亲盼望儿子应找的一条自立、自强的幸福之路,这是一条抽象意义的路。作者不说出来,是因为想表明母亲的希望并不是用言语说出来的,而是以她伟大的爱向儿子暗示的,而“我”实际也正是在她的暗示下找到了一条自立自强之路的。
《我与地坛》的这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
阅读《我与地坛》除了体会作者的感受、领悟作者的思考之外,还应留意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与创作主体有一定距离的散文,而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创作主体以真实的身份投入到作品之中,坦诚地表现自己。在内容上,它打破了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间隔,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从容地辟出专章写景、叙事、绘人,容量丰富,内涵饱满。在结构上,全文分章而列,各章之间难得见到起承转合的过渡,好多章节开端接续显得似无关联,个别章节似乎是通过嵌入而组合进去的,但是整篇作品读过去又让我们感到生气灌注。作者是从大处着眼的,他抓住的是文章的氛围和情调,不管各章的笔法如何,不管是思辨,还是写事记人,全都透出一股情思深沉的味道,因而显得和谐协调。阅读时要注意品味文中那种与读者朋友般的娓娓倾诉和心灵对话,那种细致观察的冥想和对感性一己体验的抽象思考,以及抒情性的精彩华章。
最后的常春藤叶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沬的友谊,特别是老艺术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
小说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1至11节为开端。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的格林尼治村,一个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主人公苏艾和琼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她们租用同一间画室并在一起生活、工作,随着秋天的到来,一位不速之客——肺炎,开始在“艺术区”游荡。琼珊不幸被感染,生命垂危。
第12至36节为发展。哀莫大于心死。尽管好友苏艾鼓励琼珊要有信心战胜病魔,琼珊都不理睬,只是痴痴地望着窗外凋零的藤叶。此刻的她,已放弃了主观上求生的努力,而把生命寄予了随风飘零的树叶,深信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时,她也该离开人世了。
第37至50节为高潮。出乎主人公琼珊和每个读者的意料,正是那最后一片叶子使一切都改变了。第二天早晨,当苏艾拉开窗帘时,苏艾和琼珊都惊呆了:“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然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第51至55节为结局。琼珊脱离危险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而又几乎失去希望的生命。这究竟是怎样一片叶子?是什么力量使它奇迹般地永不飘落? 最终,苏艾揭示了谜底。“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在我们赞叹老贝尔曼的杰作时,他却因此付出了生命。
阅读本文时要注意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
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却只有二处。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他的同情心。再见贝尔曼时,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只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整篇小说,作者对主人公贝尔曼的描写并不多,甚至连最感人的画叶子的镜头都没写。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足够想象的情节空白,我们可以想象,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样冒雨踉踉跄跄爬到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地方,颤抖着调拌黄色和绿色,在墙上施展他从未施展的艺术才能,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献出了生命。
当然,琼珊的康复仅有贝尔曼为之牺牲的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在琼珊患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说一切看她自己呢?就是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有没有勇气战胜它。琼珊也曾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坚强的信念是生命赖以延续的精神支柱。
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产生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效果。然而这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是令人宽慰的,是带着眼泪的微笑。
欧·亨利式的语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比如:“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又掉了一片。不,我不要喝汤。只剩四片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
我的邻居胡蜂
苇岸自称“观察者”。在两篇以“我的邻居胡蜂”为题的散文中,苇岸记录他对“邻居”胡蜂的观察所得,包括他的哲理式感悟和评价。
第一篇写于1993年8月,作者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一年前胡蜂在他的书房窗外出现、筑巢、繁殖直至离去的故事。
第二篇写于1994年11月,作者再次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前胡蜂在他的书房窗外生活的故事。这次作者不仅详细记录了胡蜂的筑巢工程,而且描述了胡蜂的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
胡蜂是人们平时并不在意的小生灵,苇岸却使我们仿佛第一次看到它。苇岸发现并描写了胡蜂勤劳、尽职、守纪、淳朴、谦卑、友爱、宽容等天性,赞美了大自然的蓬蓬勃勃的生机。
在苇岸看来,人与自然,即使是胡蜂,都是共时性的存在,都应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在《大地上的事情》系列随笔中,苇岸曾指责过那种无端焚烧胡蜂蜂房的强盗行径。他写道:“已经一个月了,那窝蜂依然伏在那里,气温渐渐降低,它们似乎已预感到什么,紧紧地挤在一起,等待最后一刻的降临。只有太阳升高,阳光变暖的时候,它们才偶尔飞起。它们的巢早已失去,它们为什么不在失去巢的那一天飞走呢?每天我看见它们,心情都很沉重。在它们身上,我看到了某种大于生命的东西。那个一把火烧掉蜂巢的人,你为什么要捣毁一个无辜的家呢?显然你只是想借此显示些什么,因为你是男人。”
在《我的邻居胡蜂》中,苇岸更以与胡蜂比邻而居为荣。他说:“它们为我留下的巢,像一只籽粒脱尽的向日葵或一顶农民的褪色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在此,我想借用一位来访的诗人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在工业文明带来的喧嚣、污染、放纵、奢侈之时,苇岸的作品体现了一个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生存危机的警觉。
苇岸散文的语言朴素、亲切,充满诗意。或白描,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事物的行状,或取喻,采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使得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在素朴纯粹的文字下面,跳跃着诗意,表现为深邃的人文精神和简约明亮的艺术风格。
鸟 啼
《鸟啼》是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劳伦斯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鸟儿的啭鸣其目的指向是生命的欲望:创造新生而不是沉湎于死亡,鸟啼这一动物的本能行为由此获得了意义的升华。
这篇散文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1至5节,主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全文开始于对鸟儿死亡场景的描述,让人倍感凄凉,然而在天气忽然转暖之后,鸟儿不停的啼鸣,呼告了一个春天新世界的到来,显示了一种生命本身的张力。作者笔下的小鸟充满了生命的冲动:“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而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了苍穹。”“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闪动出一声鸟儿的啼鸣。”“新生活在它们的喉中凝练成悦耳的声音。它们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夏日,一路潺潺而行。”
第6至15节,侧重写鸟儿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也无须再回忆严寒中沉闷的响雷,以及重压在我们身上的酷冷。”“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劳伦斯在《鸟啼》中对死亡与再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充分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来临,谁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止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劳伦斯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内心充满苦闷,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对人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怀着憧憬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的时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内发出的生的感叹,字里行间渗透着哲学的思辨和诗的意境。他曾说过,他的作品是写给五十年后的人看的。今天阅读劳伦斯的散文,无疑于谛听那乍暖还寒时节的一声声鸟啼。
作者运用拟人、象征等手法,将鸟人格化,把自然当人看待,将自然人格化,是人与自然建立生命对话的有效途径,也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
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严冬的鸟尸(喻死亡)与暖春的鸟啼(喻新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肯定了生命冲动的力量不可阻挡,借此启示人们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
四、教学建议
本专题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
1、第一部分:强者之歌
本部分收入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和钱钢的《渴生者》。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不仅以她的人格而且以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渴生者》节选自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记载了一个普通中国劳动妇女卢桂兰奇迹般在地震的废墟中生存十三天最终获救的故事。海伦·凯勒和卢桂兰都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发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研习文本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想象海伦·凯勒和卢桂兰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生存的渴求。比如:海伦·凯勒“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 “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我的目光将会崇敬地落在我读过的盲文书籍上,然而那些能看的人们所读的印刷字体的书籍,会使我更加感兴趣”、“细心地观察拉斐尔、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我要饱览维洛内萨的温暖色彩,研究艾尔·格列科的奥秘,从科罗的绘画中重新观察大自然”、“亲眼看看哈姆雷特的迷人的风采,或者穿着伊丽莎白时代鲜艳服饰的生气勃勃的弗尔斯塔夫”、“看人,试图凭借对他们的观察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等等。假如“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那么,“那些有眼睛的人显然看得很少”。在这个意义上,有视觉的人倒反而成了“盲人”。又如:卢桂兰“我就喊救命……我又喊:‘我是人,不是鬼!我丈夫姓杨,是澡堂的工人!’”“渴得受不了,只好喝尿。”“饿极了,就抓土往肚里咽,一把一把地吞呐!”“冻极了,从心里往外发抖。我就拼命地活动身子,人坐不起,就窝在那儿乱扑腾,像小猴似的。后来,也不知从哪儿拽出一条毛毯,没准儿是我老爷子身上盖的那条,绿的,我用牙咬,用脚蹬,好歹扯下了一块裹在身上。”
研习文本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对生命的珍爱,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渴望,对人类的友善情感,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忠告世人善用感官。又如:《渴生者》中对人类生存与生命的反思,等等。
此外,文本的写作特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想象与白描,《渴生者》中口述实录的写法,也应在研习时顾及。
2、第二部分:精神支点
本部分收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和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
《我与地坛》集中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本专题教学的重点。我们将史铁生的这篇散文与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放在一起,是因为在《我与地坛》中“母亲”的身上和《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的身上,都闪耀着“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性的光辉,成为生命延续的精神支点。
本部分可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文本。
比如,《我与地坛》可设计如下问题: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介绍地坛的?这样介绍地坛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写地坛古老荒芜的景象有什么寓意?“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到地坛的?为什么说“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中“它的意图”是什么?“园子荒芜但不衰败”表现在哪些地方?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给人以怎样的启示?作者对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文中六个“譬如”写出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作者由此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为什么“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母亲是一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为什么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这样写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道明了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中,“上帝的考虑”是指什么?为什么说这是“对的”?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母亲已经不在了”?作者为什么要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母亲盼望儿子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作者现在知道了却不说出来,这是为什么?
同样,《最后的常春藤叶》也可以设计若干问题:本文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贝尔曼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等等。
研习《我与地坛》时,建议让学生课后阅读《我与地坛》全文,并挑选其中部分段落反复诵读,品味其语言特色。研习《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理解并把握人物形象。
3、第三部分:敬畏生命
本部分收入苇岸的《我的邻居胡蜂》和劳伦斯的《鸟啼》。
胡蜂在苇岸笔下是那样地辉煌灿烂,小鸟在劳伦斯的笔下同样充满了生命的欲望,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对小生灵的赞美,也缘于对生命价值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的理念。
苇岸的《我的邻居胡蜂》和劳伦斯的《鸟啼》内容方面无艰深之处,且篇幅短小,可由学生自读。
研习《我的邻居胡蜂》时,要引导学生从记录胡蜂筑巢、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的文字中,体察作者对胡蜂细致入微地观察,作者以与胡蜂比邻而居为荣的情感,作者与胡蜂的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平等对话关系,以及作者描写胡蜂时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有可能的话,建议学生课后阅读苇岸的系列随笔《大地上的事情》。
研习《鸟啼》时,要引导学生领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
劳伦斯的《鸟啼》有几个中文译本,如马澜译《鸟儿的啭鸣》(《劳伦斯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于晓丹译《鸟啼》(《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黑马(毕冰宾)译《鸟语啁啾》(《劳伦斯散文精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劳伦斯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等,教科书选用了于晓丹的译文,收入教科书时编者有所改动,课后不妨把几个译本都找来看看,有条件的话还可将英文原文找来看看。一方面劳伦斯自有劳伦斯散文的风格,另一方面由于译者的不同又有所差异。这可从各个译本形容午后鸽子的叫声中窥见一斑。于晓丹译文是“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咕咕叫”,马澜的译文是“慢慢地,呆板的,一声不停歇的咕咕咕低语”,黑马的译文则是“缓缓地喁喁细语”。
此外,本专题收录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最后的常春藤叶》也都有几个译本,有兴趣的同学可找来对比阅读。
4、课时安排
本专题建议总课时为10课时,其中“强者之歌”3课时、“精神支点”4课时、“敬畏生命”1课时,写作实践2课时。
五、参考答案
(一)文本研习一
第一题 答
得到的快乐,比如在树林中穿行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感兴趣的东西。
她对得到假想的三天光明的安排:第一天,“看”“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第二天,“看”“人与自然的历史”。第三天,“看”“当前的日常世界”。
第一天的活动表现作者对亲情的重视;第二天的活动是对世界的物质方面和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的关注;第三天活动表现出对世人生活的关心。三天的活动,其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对人类生活的全面考察。
第二题 答
表现了海伦·凯勒内心对生活中美的追求,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同时以自己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第三题 答
除了她劳动妇女坚强的体魄,还有她一个极普通的中国妇女的特殊心理结构。面对灾难,卢桂兰努力自救:胸口上压着一大摞瓷砖,一块一块地搬去;渴得受不了,靠喝尿来维持;饿极了,抓土往肚里咽;冻得难受,就拼命地活动身子……她不仅呼救,而且不断自我安慰:“别怕,别害怕!”她想老爷子,想两个孩子,想自己的人生经历,想看看大伙儿,想“可以被救出来”,“对自己说,不着急,不着急,再咋样也等着,总能出去,不管多少日子”。卢桂兰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但是她从没有绝望,从没有放弃。她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了能保存自己的生命,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不放弃最大的努力,直至获救。
如果将卢桂兰“语无伦次”的谈话改成作者的叙述,就会失去现场感和真实可信的效果。
第四题 答
(1)强调珍爱生命,珍惜今天,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活出生命的价值。
(2)表达了对自己启蒙老师深深的爱,是老师使作者获得了新生,同时也展示了老师的人性之美和人类之爱。
(3)说明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来源于坚韧与顽强的生存意识,人类的精神是战胜灾害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文本研习二
第一题 答
地坛的宁静使作者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了一个合适的去处,地坛的景物与作者的人生感悟息息相关,地坛中有作者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园子荒芜但不衰败”。阳光灿烂,昆虫活跃,露珠晶莹,草木丛生,这是生命力的展现;使我感受到即便在无情的命运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种顽强的存在,其前景照样会缤纷多彩。
母亲理解自己的儿子,尊重自己的儿子,维护着他的自尊,送他去地坛,但是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她又无法不为儿子担忧,于是整日整夜处在痛苦、惊恐当中。同时她还希望儿子活着,希望儿子好好活着,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自己的路,希望儿子找到一条走向幸福的路。
从我“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到理解母亲,报答母亲,告慰母亲,怀念母亲。
第二题 答
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叶子是“杰作”,因为这片叶子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意,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
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第三题 答
完成这个练习,要注意文本中的提示,符合人物性格,合情合理,有适当的情境描写。
(三)文本研习三
第一题 答
苇岸发现并描写了胡蜂勤劳、尽职、守纪、淳朴、谦卑、友爱、宽容等天性。
在苇岸看来,人与自然,即使是胡蜂,都是共时性的存在,都应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乃至邻居的关系,而不应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这两篇同题散文都完整地记叙、描写了蜂巢的建设过程,第二则还详细描述了胡蜂的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
第二题 答
劳伦斯在《鸟啼》中表达了这样的生活信念: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肯定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来临,启示人们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
描写“鸟啼”语句如:“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咕咕叫。这声音显然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而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了苍穹。”“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闪动出一声鸟儿的啼鸣。”“新生活在它们的喉中凝炼成悦耳的声音。它们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夏日,一路潺潺而行。”描写“鸟尸”的语句如:“田间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散落遍地、尸身不整的鸟儿腐烂而可怕的景象”。
描写“鸟啼”与“鸟尸”在文章中起到了强烈对比的效果,肯定了生命冲动的力量不可阻挡。
第三题 答
《我的邻居胡蜂》中的议论是卒章显志式的。作者说:“它们为我留下的巢,像一只籽粒脱尽的向日葵或一顶农民的褪色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在此,我想借用一位来访的诗人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在工业文明带来的喧嚣、污染、放纵、奢侈之时,苇岸的作品体现了一个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对生存危机的警觉。
《鸟啼》中的议论是夹叙夹议式的。文中的议论如:“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也无须再回忆严寒中沉闷的响雷,以及重压在我们身上的酷冷。”“世界不能选择……春天不能抑制……”“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作者的议论否定了死而充分肯定了生。
(四)积累与应用
第一题 答
(略)
第二题 答
以下古今中外名人关于珍爱生命的论述供参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老子·四十九章》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上》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爱,以至无穷。
――陈独秀《人生真义》
有人将人生比作古希腊的火炬竞走,是颇有意味的比喻。我们从黑暗中来,一闪就回到黑暗中去。我们的责任是从以前的人接过火炬,再将它传给后来者。使火炬不熄灭,或更进一步增加它的光,便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李霁野《试谈人生》
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耗眷,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
――梁实秋《养成好习惯》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冰心:《再寄小读者·通讯四》
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生活。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
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 [法国]蒙田《热爱生命》
人生是很短促的,我们之所以这样说,不是由于它经历的时间少,而是由于在这很少的时间当中,我们几乎没有功夫去领略它。死亡的时刻固然同生的时刻相距得很远,如果当中的时间不是很好地度过的话,也可以说人生是极其短促的。
――[法国]卢梭《爱弥尔》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来生命。
――[法国]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
别虚掷你的寸金光阴吧,别去听无聊的话,别试图补救远望的过去,别在愚昧、平庸和猥下的事上消磨你的生命,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病态的目标和虚假的理想。生活吧!过属于你的奇妙的生活!点滴都别浪费。
――[英国]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
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德国]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头脑清醒的人总是深刻地体会到人生是一种冒险,生命永远必须从死亡中去夺取。
――[美国]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第三题 答
(略)
第四题 答
以下二则网上资料供参考:
轻生男子获救之后方知生命意义
当地时间六月十日,美国波特兰市传来一则奇闻,一名因无法摆脱毒瘾而企图轻生的男子在从一座桥上跳下去准备结束生命时,却意外地被一群乘船经过的癌症患者救起。当这名男子得知救命恩人都是与死神进行殊死搏斗的勇敢者时,深深地被她们感动,他表示以后绝不轻生,一定要重新作人。
这名男子名叫戴尔-巴腾霍福(DaleButtenhoff),现在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他在横跨威廉麦特河(WillametteRiver)的一座大桥上跳下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又活着回来了,当时他已经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了。
幸运的是,他跳到河里时,一群乘船的妇女刚好经过那里,及时地将这名轻生男子救起。这群妇女当时正乘着一艘名为“火凤凰”的龙舟参加每年一度的“玫瑰节”龙舟大赛。更令巴腾霍福感动的是,这群妇女都是晚期癌症患者,她们有的已经六十多岁,有的刚刚三十出头,尽管她们的生命已相当脆弱,但仍然与病魔进行着殊死的搏斗。这种对生命的执着和渴望令巴腾霍福自愧不已,和她们相比,自己实在没有轻生的理由。
巴腾霍福表示,“她们让我看到了生命的价值,使我认识到生活能够改变。”现在,巴腾霍福准备在病好之后重新找一份工作,并实实在在地过一段崭新的生活。(雨来)
穿过血泪隧道 从911一路走来(节选)
曾喆,一个正准备在2001年9月30日举办自己30岁生日派对的大男孩,一个刚从纽约华尔街金融界起步、开始攀登辉煌事业峰巅的年轻人,却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停止了他年轻生命的钟摆。
当天上午9时40分左右,曾喆的母亲岑娇娴接到儿子打回家的电话,当时世贸中心两栋大楼已经先后遭受恐怖分子的预谋袭击,她儿子任职的纽约银行距离浓烟滚滚的袭击现场仅仅只有两个街口。曾喆在大学里曾经接受过紧急救护训练,他在电话里急促地对母亲说,他现在很安全,但他必须马上进入世贸中心救人,待会儿他会再打电话回家。未等母亲开口说话,曾喆就匆匆挂断电话走了,这是他留给母亲的最后一句话,曾妈妈至今再也没有等到儿子打给她的电话。
“9·11”当天在五频道(FOX5)电视台的现场新闻报导中,曾喆戴着白色护理手套的身影清楚地出现在屏幕上,他蹲在地下正在抢救两名满脸血污、躺在地上不能动弹的伤者,还不时地抬起手臂指挥另一名消防人员协助他的工作。曾喆的身后是一片滚滚黑烟,无数逃命的脚步不断从他身边匆匆跨过,但是他镇定自如、年轻的脸上不见一丝惶恐和犹豫。数十分钟以后,世贸中心一号、二号两栋百层大厦在火光中轰然倒塌。
曾喆在“9·11”袭击现场救人的镜头,当天被主流媒体作为现场直播的新闻背景画面反复播放,曾喆在西雅图等地的同学和朋友都在电视上看见了他们熟悉的那个身影,然而他们没有听到任何解说词,一向敏感的媒体没有对这个不顾自己生命安危、逆着逃命的人流冲进现场救人的东方面孔引起注意。
在曾喆失踪八个月后的今年5月18日,纽约市警方通知岑娇娴,在世贸中心遗址上寻获曾喆的部分遗体。虽说是亲生骨肉终相见,却已是阴阳世界两相隔,心力憔悴的曾妈妈再次陷入巨大悲痛之中。
获悉警方消息的曾妈妈仰天长叹道,儿子在“9·11”当天失踪以后,他的许多朋友和同学即分头去纽约市各个医院寻找他的下落。有关部门人士听说曾喆既不是参与搜救的警、消人员,也不是在世贸中心两栋大楼内工作的受难者,却是自己主动进入袭击现场救人而失踪的,那些官员们对此忍不住表示他们的疑惑:有人如此高尚吗?泣不成声的曾妈妈说,警方人士通知她说,儿子的遗体是在零点废墟里被发现的,事实证明她儿子就是一个如此高尚的人,她认为应该让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在惊震世界的纽约“9·11”恐怖事件中,就是有这样一名品德高尚的普通华人,为了抢救陌生人的生命而置自己安危于度外,最终献出了他未满30岁的年轻生命。
曾喆生前工作过的纽约银行的主管人士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在“9·11”袭击事件中于零点废墟上遇难的警、消人员是英雄,他们的牺牲是高度敬业的证明,而主动进入现场救人的曾喆则是最伟大的英雄。(余小平)
(五)写作实践
第一题
本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学会“口述实录”的写法,并借此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关注人生。
完成本题,首先要物色一个可以采访的对象,其次要注意营造便于沟通的情感氛围,用启发性的话语,引导被采访者将他们的生命故事,将他们对生老病死的感受叙述出来,同时要认真做好记录,然后还要围绕中心筛选整理,整理时要注意保持叙述者的口语特点和事件的现场感,整理者也可以在文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题
“同情与悲悯”似乎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话题。通过本题的写作,意在引导学生在关爱自己生命的同时,关爱他人乃至一切生命。
本题的写作,可以同情与悲悯的情感使人的生命更加高贵美丽,人在珍爱个人生命的同时应该珍爱一切生命为中心。除运用题干提供的材料外,可让学生事先搜集与本文写作相关的材料。写作时要写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第三题
许多思想巨人都曾经对生命进行过严肃认真的思考,本专题的六篇文章也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设置本题,既是一次写作的训练,让学生尝试用文本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一次生命的提醒,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丧失它的时候,才意识到它的珍贵。
本题要求写成议论文,这与本专题六篇文章的文体不同,写作时要处理好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写作前不妨先让同学交流一下各自收集的材料和写作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