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某日下馆子,碰到一个有趣的情景。
②一位食客点了一道菜:清蒸鳜鱼。服务员从水中捞出一条活鱼,按量计价并让食客过目检验。食客要求服务员把鱼狠摔一下,服务员照办不误,然后又把鱼捡起来入厨烹调。据说有的餐馆将活鱼给食客看后,到厨房里又投入水中养起来,另换一条死鱼入锅。食客的对策便是将鱼摔个半死让你当即将鱼入锅,“偷梁换柱”便不成了。这种做法是否相沿成习,我不知道,但绝非这位食客的“即兴之作”。
③既然食客有了相当的经验,且发明了“防范术”,死鱼换活鱼的事大概是有的。想起多次吃过店里的烤鸭,戴高帽的厨师总向食客出示整鸭,尔后退到厨房里去切削装盘,端出来的是否“原装”却未可知。倘若是人,幕前亮相,幕后换装,还多少能辨别出些面目来,而烹调加工后的鱼鸭之类实在是难以辨别真伪的。
④但问题还有另一面。如果店家诚信无欺,这摔鱼的要求不免苛刻失礼。纵为生意计,勉强为之,也算是尊严被亵渎。这人际关系的“紧张度”也真够令人难堪。
⑤然而疑者无罪。欺诈行为,随处可见,让人不得不防。可叹的是,这样活着太累也太恐惧。仿佛只有家里安全,出了门,入了社会的大环境,就得加倍小心地走路,谨防陷阱或冰窟。正经的商家也不好过,他得时时准备迎接顾客怀疑的目光。
⑥这种叫人不舒服的社会氛围,倒使我想起了一则电视小品。一个因故转让火车票,一个急需购票,两人交易做成,购票者忽然疑惑那位售票人为何照原价卖,莫非票是假的?售票人则疑惑起那位购票者竟说钱不必找了,莫非钱是假的?于是重又纠缠起来。纠缠到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此中虽无票贩子与造假钞者参与,但这类人的恶劣行径却搅乱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逻辑。正常人的正常行为被打上了问号。更有甚者,便是公共场合里有行善动机的人,也常常因怕遭误解而退避三舍,社会上空的疑云可谓浓矣!
⑦人的生活实在需要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并非仅仅如眼下的购房地点的选择那样,交通购物便利、服务设施齐全就够了。整天打头碰面的“周围人”怎样,其实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这就是你生活中的“人文环境”。
⑧“人文环境”的核心内容大概便是“社会风气”了。社会既然由人组成,这每日环绕我们的习习之风,恐怕便源于人的行为方式与道德水准,而最终源于“人心”(人的意识)。人们的交往有一种信任感、稳妥感、安全感,生活中自然有一种温馨体验。反之,到处埋伏着暗算与欺瞒,生活当然又会有一种难堪的味道。假若人心险恶到如白居易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山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甚至“人中有兽心”的话,那世界就太可怕了。
⑨由此观之,精神文明建设何等重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人际关系中存在“紧张度”。
B.社会上空遍布疑云。
C.人的生活需要好的环境。
D.精神文明建设十分重要。
2.“大多数人是善的,只因恶人与恶行的存在,弄得善良的人也相互生疑。这种怪异逻辑真令人深思!”这一段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应该在________段与________段之间。
3.在论证方法上,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段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
4.第⑧段从假设角度引用白居易的诗,描绘了____________的严重程度。请你再写出你读过的白居易的任意一首诗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摔鱼”这种行为的态度_______(A.坚决反对 B.极力赞成 C.比较欣赏 D.冷静思考),作者持这种态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⑤段写的是曾经有过的欺诈行为以及顾客的“防范术”,而第⑥段写的是一个转让火车票的电视小品,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⑥⑦
3.②③⑥ ④⑤⑦⑧任选三段
4.人心险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D 作者从这种行为中感到了不正常的人际关系。
6.反映了人际关系紧张,说明正常交往中的互不信任是社会上的欺诈行为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