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设计1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设计1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评作家的叙事风格,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理解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小说中环境对人物性格发展的影响

情感目标:正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

研究专题:由浅阅读进入深度阅读,追问式教学的探索(在教学中只能课前预设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在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把握小说的背景和情节,以及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此为第一轮阅读要求完成的人物

一、情境导入

当时的背景是法西斯德国已到了灭亡的前夕,盟军正在攻打德国柏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的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创作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解题: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故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斯巴达战士抛洒热血正是为了保卫祖国。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

二、介绍作家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

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战后,德国人开始了在废墟上生活,德国文学也是在这样的废墟上重新开始的。这时成长了一代青年作家,他们提出德国文学要重新开始,从零开始,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类似我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

伯尔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1972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年)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1985年,伯尔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三、弄清小说的基本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作家王安忆:小说就是告诉人们在某个地方有那么一群人正上演着这样的故事。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时间: 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 战地医院=文科中学

背景: 大量的伤亡士兵被运往战地医院,城市在燃烧,远处不时传来重炮的轰鸣声。

主人公: 一个德国士兵,三个月前走上战场,原是文科八年级学生,年纪应该在15岁左右,比在座的同学们还小。

所处具体环境:美术教室 肮脏、嘈杂、混乱

情节: 主人公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受了什么伤。

[说明]本文是外国作家的作品,篇幅长,且心理描写文字多,似意识流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上均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把握整个故事尤其重要。最好能够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

1、请复述故事情节,填充下面的空格:(投影)

“我”是一名_________,受了____伤,但“我”始终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才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又是一名________,“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确认:这里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此时的“我”“失声呼叫”等。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此时的“我”

“惊骇万状”“感到有什么东西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等。

2、分析当时的自然环境

学校外的环境是什么?

城市烧成一片火海——战火已经烧到德国

外面炮声阵阵

学校内的环境描写了哪些?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教学设计161

思考:本是传承文化和美的文科学校现在变成了什么?——战地医院

这说明什么?为什么不送到专门的医院?——战火烧到德国,伤员太多,医院放不下

学校内的学生都到哪去了?——上了战场

3、分析小说的情节

根据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顺序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开端(1——16): 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被抬进美术教室,开始怀疑回到了母校

发展(16——45): 确认自己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想弄清楚自己到底受了什么伤,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

高潮、结局(46——53): 十字架和字迹证明了我的怀疑,而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伤势,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回答。

4、顺着故事情节,研习“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13小节、一个闪念

第16小节、否认

第26小节、一个新的证据,又被自己否认

第34小节、又一个证据证明自己在故乡,但我仍怀疑

第46小节、十字架让我回忆起了一切

第49小节、六种字体写的笔迹使我惊骇万状,确认了母校

第52小节、终于看到自己的伤势,认出了比尔格勒

5、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的兴趣,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

本文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遭遇的悲惨,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

作业:再次阅读小说,并提出阅读时产生的问题,每位同学至少提三个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讨论交流同学们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问题的提出能看出学生在进行第二轮阅读后思想能进入到哪一个层次

[注]:事先将同学们的问题审视一遍,将问题按照从小到大,从细节到整体的顺序依次向学生抛出。

1、46小节,十字架,干涉学校教育的纳粹分子专横而又无能的一个明证

2、墙壁上挂的画:希特勒,凯撒、希腊武士、尼采,扩张的英雄头像

3、多哥的风景画: 将殖民扩张崇武的思想默默渗透于艺术教育中,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学生们在多哥的画上涂鸦些什么?——多哥万岁

这能说明什么?——至少能说明,学生们很关注这幅画。他们会关注什么?作者写的不多写的不明,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4、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第9、35、36小节、——宣扬为战争而死是光荣的

思考:这个纪念碑为什么放在学校里?——死的人都是这个学校的

纪念碑应该是为烈士而立,现在这上面的都是什么人?——学生,不等于战士

“到处都一样”说明什么?——人们对法西斯的认同

为什么要竖立纪念碑?——对人们的欺骗。

我对纪念碑的态度是什么?——希望能刻在上面,像斯巴达战士们一样被历史记住

我的铭文上将有一段空白,这说明了什么?——我并不理解我为了什么而上战场,折射出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无知;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何在;

5、记忆中的学校环境描写:突出以前学校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和现在的学校做对比,同时这也是我不能确定这是我的母校的原因之一。

6、49小节中,在那“绝望”的日子,绝望的含义是丰富的,它既有祖国即将灭亡的绝望,也包含了主人公英雄之梦无法实现的绝望。

7、为什么我要写六遍,而且写的很大?——表示一种决心。

为什么老师在责骂我写了太大之后还是用同样大的字也写了一遍?——师生共同的追求,同时也可看出军国主义教育。

8、 为什么直到用六种字体书写的铭文的出现时才敢确认?

① 那是我自己的手迹,

② 这句话震撼了我内心隐秘的角落,是我记忆最深刻的部分

③ 我为什走上战场——铭文是根源!

9、确认是自己的母校后,我是什么心情?得知自己的伤势后又哪些表现?

① 惊骇万状,心剧烈地跳动

② 猛地仰面躺了下来,失声呼叫,内心的痛苦

③ 认出了比尔格勒,他是我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

④ 渴望“牛奶”

作者对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并未作正面描述,而是体现在四次叫喊中

10、小说的标题有何含义?

①确认的最有力证据

②决定命运的一句话,为了这句话而走向战场

③充满了讽刺(我是为祖国而战吗?300名战士等同于学生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重点鉴赏小说的人物

第三轮的深度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可以通过预设问题和追问两种方式进行。

1、37小节,我厌恶学习,我对什么感兴趣?——在多哥上写的字表明了我的追求

总结:一个浑浑噩噩的十五六岁的少年,有点玩世不恭,不满学校单调的学习生活,狂热于战争,希望成为英雄。一个本该在学校接受艺术教育、传承人类美的文化的孩子却成了战争狂,这个罪过谁来承担?

2、、35小节,我对远处传来的炮声所发表的感想

即便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可以想象,大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并不具有美感,而且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毁灭,是成千上万人的丧生。更何况,这个炮声是在攻打谁?——我的祖国

我——有仗打就兴奋,不管炮声伤的是谁,并不是“为保卫祖国”而战,是一个战争狂。

我怎么会成为战争狂的?——“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可见军国主义教育已经渗透到血肉中去。

作者在小说中是如何表现这种军国主义教育的?——通过环境描写:挂战场英雄的画像,纪念碑、殖民地图等。

3、能不能就将“我”定位为一个彻底被扭曲了人性的战争狂?

不能,人性中还有未泯的地方。(一)我对以前学校的记忆(二)我对眼前学校的厌恶,觉得是一座“死城博物馆”(三)我渴望过牛奶的生活 (四)我对学校确认过程的反复本身就表明我的内心深处还潜伏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可提问(“我”为什么在认出自己的笔迹后会“惊骇万状”?我究竟希不希望这是我的母校?)来帮助理解。

总结:人物的形象往往是复杂的、立体的,没有纯粹的人。我毕竟只有十五岁左右,虽然我被纳粹的军国主义教育所侵渍,一心渴望走上战场成为英雄,对战争充满了幻想。可是眼前的现实却让我看到了战争最真实的一面,它不仅摧毁了母校,也摧毁了我自己。此时的我,最渴望的是“牛奶”的生活。

本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和我们初中学过的很不一样,主要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并且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更好地展现“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插播一段希特勒青年近卫军誓死战斗的片断。

4、小说中的“我”不是个案,而是一代人,甚或是整个民族。

请同学们评评这一些“我”们。

明确:这是一个悲剧,是小说中我的悲剧(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也是一代人和整个民族的悲剧。战争对被侵略国来说是不幸,对侵略国来说也有可能是不幸,也许这就是“遭遇战争”这一单元要告诉我们的:战争既是谋杀,也是自杀。

5、一切还来得急吗?他还能过“牛奶”的生活吗?他的结局会是什么? 给他安排什么样的结局才算人道?

都是人道,也都不人道——悲剧

这一切是谁的罪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最新更新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翻译(zidianfy.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翻译 zidianfy.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2014709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