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这篇课文记叙了石榴树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重点写了果(即石榴)的色、形、味,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今天听了朱丽华老师上的第二课时,不禁思考起两个问题。
一、关于直观教具(多媒体、实物)使用度的问题。
这堂课上,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四个不同颜色的石榴图片,一个大大的石榴。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些教具都充分发挥了作用,但需要思考和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了,能化难为易,锦上添花。如果这个“度”把握不好,课堂成为媒体与实物作“秀”,久而久之会淡化学生对语言的的感悟能力。在这堂课中直观教具用的恰到好处的,我认为有以下几处:
1、贴图的妙处用把对词句的理解落到实处。引导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描写石榴果成熟过程的语句,老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句,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接着拿出四张与文本所用色彩一致的石榴果图片,让学生上黑板按顺序贴(可惜那些图片的大小是一样的,其实石榴的颜色在变,大小也在变);然后,老师出示了“先、接着、然后”这几个承接关系的词语,把石榴果颜色变化的过程说一说。最后让学生辨别“黄中带红”与“一半黄一半红”两个词语的不同。
这几张贴图老师用的很巧妙。首先图片一出示,帮助学生认识了那几个写颜色的词语,尤其为区分“黄中带红”与“一半黄一半红”提供了直观形象参照,无须多讲学生即明白,还可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要求学生按顺序排图,“序”是石榴成熟的过程,“排”的过程是对学生阅读的检验,让学生用上老师提供的关连词说一说,则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学生看图片掌握词语,记住了石榴果变化的过程。
2、用图片弥补知识背景上的缺陷。
在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中,写“石榴籽,像玛瑙”一句时,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张掰开露出红红籽的石榴与用玛瑙做成的首饰图。
玛瑙在日常生活中很罕见,学生没有见过,但作者却把石榴籽比作玛瑙,在学生的心中肯定会问玛瑙为何物?是什么形状的?可以做什么?图片的出示再加上老师的解释,学生既明白什么是玛瑙,同时也认识到石榴籽之所以像玛瑙是因为它的颜色,红得发光、透亮,美极了。
此外利用图片展示一直春天里石榴树长叶,夏日里开花的情竟,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城市里的孩子是十分必要的,但什么时候出示(因为课堂上,老师都是一讲到那句马上就出示相应的图片)我觉得值得推敲。
想提出来跟朱老师商讨的一点是,当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石榴籽的味时,老师不时地给三位同学尝了一下,然后让同学谈感受,读好最后一句。老师是想给学生以真切的体验,然后加深对词语理解,但是我认为在课堂上只让几位学生尝的做法欠妥了,这一细节,忽视了大多数同学,但会把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到尝石榴籽的味道上来,小朋友可能还在想回家我一定得买个尝尝,课堂上三年级的学生注意一旦转移,很难马上转过来,所以当老师提出“你用什么方法能让更多人想把石榴带回家时”,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明显没有以前的活跃。老师要把每个学生的感受装在心里,关键是落在行动上。要么不尝,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因为孩子对石榴不陌生,吃过的回忆一下,没吃过的想联系一下吃过的另外的水果,如桔子、杨梅等;如果要尝,就给每位小朋友分一点,阳光普照一下,也不是难事。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问题。
老师在课堂引导学生读懂每个词、每个句,做得很实、很到位。这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但是这篇课文的整篇都很美,可以说是状物类文章的典范。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以后,留下的不该是零碎的词、语,而应对篇有整体的印象。老师注意到了,体现在课后的两个作业的设计:⑴回去把石榴成长的过程讲给父母听。⑵回去尝一种水果,开个交流会。第一题,复述课文,第二题说写迁移练习。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第一项作业可能容易完成些,因为只要多读,凭记忆是能讲的,但第二题对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困难,当然去尝水果是很容易的,但要说好就显得困难了。我想,学生要说也只会是零碎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不可能一下子领悟,只要像想上那样讲就行了。怎么办呢?我认为课堂上老师组织教学应兼顾课后的活动。
1、用好板书提示。(不好意思画不好)
形
石榴 有的……有的……有的……
籽 紧偎 像样 酸——甜
2、教师的总结性过渡语,帮学生学生归纳、梳理,提高认识,加深印象。如读完第三自然段后,老师可以讲述一段过渡语:石榴宝宝真可爱,在成熟的过程中,颜色会不断的变化,成熟以后又是各色各样的,还躲在叶丛里张望,仿佛在喊小朋友去摘呢?那石榴宝宝的肚子里有什么,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再者,读完全文之后,老师引着学生再回忆原文的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写石榴果的两自然段,导读相关的语句,既是加深印象,同时也是在潜意识引导学生写好一种水果的方法渗透。
为学生迁移应用找个支点,即课文是怎样写石榴这种水果的,我们不必明确地告诉学生,但教师应用巧妙的方式加以渗透。不要一下子就松开所有绳,如果一下子松手,风筝是飞不起来的,因为这是一群三年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