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历来困难重重,一是因为文言文历史久远、行文简练、典故众多,与现代汉语在词义、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别,学生难以理解掌握。二是因为应试的需要,教师基本上是串讲到底,文言文学习给学生的印象便是枯燥的翻译、背诵、默写,学生完全被“牵着鼻子走”,他们的主体意识被冻结,不能在阅读中体验到快乐,久而久之,兴趣荡然无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原本温暖平和朴素可亲的文言经典,似乎已变成冰冷的高阁之物,学生们不得不敬而远之,甚至惧而远之。三是因为功利的当代人认为,有那么多新知等待我们去学习,文言文对我们有什么用,所以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原动力。
针对上述情况,我在文言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以求摆脱文言文教与学的困境。
一、讲出文言文的多种价值。
首先,认识文言文的文化价值。五千年来,炎黄子孙创造的辉煌文化成就,得到了完整而有序的保存,主要依靠文言文。例如《论语》《孟子》记述了儒学思想的核心,两千年来深入中国人血脉,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可见,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绝不仅仅在于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而是因为她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记忆,这记忆很大程度就来自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才能薪火相传;轻视文言文,将导致民族文化记忆的缺失,而失去民族文化记忆,我们民族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多读读李白的诗、东坡的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学生会深深地意识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语言。
其次,认识文言文的教育价值。教材文言文多是经典之作,歌咏山川,记述经历,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丰富阅历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增长人生智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东江边长大的学生领略到塞北雪景的壮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让学生学会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邹忌讽齐王纳谏》使学生懂得良药未必苦口,委婉规劝是一种处世为人的良策……这样,文言文不仅铿锵入耳,更能怦然动心。
再次,让事实说话,认识文言文的实用价值。2006年四川宜宾2·7案中,县公安局副局长郑云,在与一名身捆二十公斤炸药的绑匪进行长时间心理较量时,就是因为当场吟出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触动了绑匪的心弦,从而减轻了绑匪狂躁的对立情绪,最终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经常通过实例告诉学生:文言文学习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
二、讲出文言文的文化意蕴。
教材文言文典雅、简洁、内涵丰富,虽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其中的文化意蕴深厚醇美。
散步古人庭院,认知古人社会生活。教材文言文,窥片言只语,可知古人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
万象万物。例如,从“布衣”“短褐”“绮绣”中,可知穿着者身份地位的差别。“元是今朝斗草赢”,包含了古代民俗——端午节斗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会有人也来玩玩斗草:文斗斗智,增长植物学知识;武斗角力,活动筋骨,驱走疲惫与枯燥,快哉乐哉!
品位意象,提高古诗词的鉴赏力。理解古诗词特定意象的含义,是读懂古诗词的一把钥匙。教材选文中多处提及柳、月等等,于是专门讲讲它们的文化意蕴,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古诗词。柳亭亭而立,让人产生许多遐想。柳枝柔长、婀娜,随风轻摇,让人觉得有依依之情,加上“柳”和“留”谐音,古人自然就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所以柳树常被诗人寄托离情别意。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离愁别绪淡化为柳丝的缠绵挽留。柳树的姿态,也让人联想到女性的柔美,柳树就被拟作美丽的女子。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多种于房前屋后,所以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树较早萌发,与春天同行,所以柳树有时代指春的到来,唐徐夤的“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光翠报春归”即是。了解柳等的意象,激发学生鉴赏古诗词的乐趣,进而有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运用,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
“游山玩水”,领悟中国人的山水观。古人将自己对山水的认知与感悟记录在许多篇章中。君子比德,天人合一,就是中国人的山水观。孔子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君子比德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深深浸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因而我们理解了富春江上吴均的淡泊,庐山瀑布前李白的浪漫,岳阳楼上范仲淹的旷达,郦山脚下张养浩的愤慨。这也验证了天人合一,人在自然中,不是消失,而是和谐共生,延伸拓展。前人昭示给我们这一千古不易的生活态度,其实将漫游大千世界见微知著的使命当作人生的权力,带领学生“游山玩水”,徜徉于文言文中,也是行使这种权力。
尽管这些思想对于中学生而言有些深邃,但教师还是应该深入浅出地讲解,终有潜移默化的神奇,否则怎知“山”的高耸,“水”的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