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歌导入,认识洪镜湖
师:(出示雷锋图片)认识他吗?你了解他什么?
生:雷锋当过理发匠。
生:雷锋出生在贫苦的人家。
生:雷锋帮助过许多人。
生:雷锋二十二岁就去世了。
师:(出示陈毅对雷锋的评价)这是陈毅同志对雷锋的评价,请个同学帮我读一下。(生读)
结合陈毅对雷锋的评价以及你对雷锋的了解,说说看,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生:雷锋很有骨气
生:雷锋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生:雷锋有着高尚的品德
师:(出示自己创作的关于洪镜湖的现代诗)我们来看下一位,谁来帮我读一下。(生读)这首现代诗主要是写谁?
生:洪镜湖
师:从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他很喜欢梅花
生:他是一位旅居异国的老人
生: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
师:是,这是一位爱祖国的老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中的主人公,让我们一起走进——梅花魂(师板书)
二 初读感知,走进洪镜湖
师:课前大家都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一下你从文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外祖父,并画出相关内容,写上自己的感受。(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养成读书时做批注的习惯)
师: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1:我从“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中看到了外祖父能书善画,成了一个人人皆知的外祖父。
师:一个非常多才多艺的外祖父,看到了外祖父才华横溢的一面。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2:我知道了外祖父不仅爱自己的祖国,更爱祖国的民族文化。
师:你跟他画的是一样的地方,对吗?(生点头)是啊,经史诗词是我们中国非常传统经典的文化。
生3: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我从这里知道外祖父非常地思念祖国。
师:有没有谁跟他画的是相同的地方?
生4:外祖父有一颗赤子之心。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段话。(师出示相关段落)为什么外祖父要抱着年幼的莺儿读唐诗宋词,而不是讲故事、唱儿歌呢?
生:因为外祖父想让幼小的莺儿变成像自己一样能书善画,有文化的人。
生:外祖父的目的是让莺儿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也体现了外祖父的思想之情。
师:其实外祖父教“我”读的这些唐诗宋词有很大的学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唐诗。(出示文中外祖父教莺儿读的三句唐诗)如果从每句中抓一个关键字,你会抓哪个字?
生:第一句是思
生:第二句是归
师:(向全班)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我也同意
生:第三句是愁
师:读。(生齐读:思 归愁)从这三个字中,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了外祖父思念自己祖国的情景。
生:我从这三个字中看到了外祖父非常思念自己的故乡。第一个字“思”,他非常思念自己的故乡。“归”是他想重回自己的故乡。“愁”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所以在发愁。
师:你好像是洪镜湖的知音吧?都已经看到了他的心事。是啊!就是这样一个日日夜夜思念自己故乡的老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小莺儿读她可能不懂的唐诗宋词。
(师出示古诗的部分,与学生合作读,在读中感悟中华诗词的经典魅力)
师:好,我们继续交流。
生1: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说明外祖父特别爱梅花。我从这里看到一个非常爱梅花的外祖父。
生2:我从“离别的前一天早上,……”看到了一个疼爱自己外孙女的外祖父。
生3:“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我看到一个因不能回祖国而满脸落泪的外祖父。
生4:我画的也是这里,人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外祖父因为不能自己回祖国流下的热泪,说明他因为自己身体的状况感到的无奈。
师: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当年的洪镜湖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的身边只有女儿和外孙女跟他相依为命,一旦把小外孙女和女儿送回祖国,就只有他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在新加坡生活,为什么他还是愿意让莺儿回去呢?
生:因为他不想女儿和外孙女像他一样,不能回自己的祖国。
师:不愿意看到她们像他一样饱受思国之苦。
生:因为外祖父不想外孙女和女儿不能看到祖国的美,不能回到祖国。
师:究竟这些是不是外祖父的心声呢?到底是什么理由让他宁可一个人留在新加坡也要让女儿和外孙女回祖国去呢?我们先留一个悬念在这里。
三 品读感悟,体味洪镜湖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的题目叫什么?(生:梅花魂)可是,从开始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思乡的外祖父,跟梅花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品品梅花。(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指名读)
师:从这个段落,你感悟到了什么?
生1:梅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生2:梅花与众不同
师:能具体说一下吗?怎样与众不同?
生2:别的花都是春暖时开花,她却越寒冷时花开得越美丽。
师:仿佛要跟恶劣的环境做斗争。
生3:梅花坚强不屈,在风雪中都能傲然挺立。
生4:梅花是最有灵魂最有品格最有骨气的。
师:所以,做人要跟……
生4:要跟梅花一样,不要被困难打败。
师:所以,你也要跟梅花一样,不能被……
生4:不能被困难打败。
师:这就是梅花,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象征着有气节的人物的花。(师生合作读这个段落)
师: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多少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物呢?比如这一位(出示刘胡兰的简介并播放刘胡兰义愤言辞的视频)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胡兰?
生1:我看到了一个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生2:我看到刘胡兰是勇敢的。
生3:不管他们怎样逼刘胡兰,刘胡兰都不肯当叛徒。
生4:我看到一个有骨气的刘胡兰。
师:刘胡兰不肯屈服阎军的威逼利诱,她的坚持会给她带来什么呢?(播放刘胡兰慷慨就义的视频片段)
师: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尽管阎军把刀放在刘胡兰的面前,刘胡兰也不肯说:“我再也不当共产党。”
生:(双眼通红)刘胡兰具有梅花的秉性,不管怎样也不屈服于别人,宁愿死,也不愿意说自己不是共产党员。
师:我也从你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梅花精神。
生:年轻的刘胡兰在敌人面前从来都是顶天立地,她永远都不会向恶势力低头,最后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师:向刘胡兰这样具有爱国精神、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用一言一行告诉我们……
生:(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而梅花的秉性就是……
生:(读)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师:正因为有了梅花的秉性,我们中国人才会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会铭记……
生:(读)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四 延伸拓展,走出洪镜湖
师:这是当年洪镜湖对小莺儿说得一番话,那我们的莺儿是怎么回答的呢?拿出纸,此时此刻,你就是当年的莺儿,写下你的感悟。(出示外祖父和莺儿的对话片段,让学生小练笔)
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生1:外公,我懂了,我长大也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要做一个有骨气,顶天立地的人。
生2:我们中国人要有骨气,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受到怎样的欺凌,都要顶天立地,不能低头折节。
生3:外公,我听懂了。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磨难欺凌,都会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具有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精神。
生4:外公,我知道了,一个中国人,要顶天立地,要有骨气,向有气节的人学习。
师:大家都对外公的话有不一样的感悟。那你们知道当年的莺儿是怎么回答的吗?
生:不知道。
师:想知道吗?
生:想
师:真的想?
生:真的想。
师:事实上,当年的莺儿什么也没说。因为她根本就不懂。儿时的她不懂并不代表长大以后不懂(简介莺儿求学下放到太行山的资料)在太行山区坚持了六年的莺儿时时都会想起外祖父说过的话(师生合作读: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师:当年,洪镜湖在赠送墨梅图给莺儿时,除了这段话,还说了另外一番话,这番话就道出了要把她送回祖国的原因。读……(出示洪镜湖的原话)
生:(齐读)瑛儿,我们的根在中国,我送你回去,希望你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希望你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具备梅花的秉性。
师:陈慧瑛的亲友基本上都生活在国外,他们在得知莺儿的处境后,非常地痛心担心,常常劝说莺儿,让她出国,但是我们的莺儿始终铭记外祖父的话,读……
生:(齐读)瑛儿,我们的根在中国,我送你回去,希望你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希望你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具备梅花的秉性。
师:那么现在你认为《梅花魂》仅仅是写关于外祖父思念家乡吗?
生:她想让我们做一个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做好中国人。
生:她想用梅花来赞美中国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生:做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不要被困难打倒,要具备梅花的秉性。
生:课文提醒你,你是中国人,你的根就在中国。无论你在哪里,都要把中国的秉性传到其他国家去。
师:陈慧瑛是怎么说的呢?(出示资料,师生合作读)我写《梅花魂》,出发点是对我的充满爱国情怀、至死不渝的外祖父的深切思念;但在我的深心里,梅花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世世代代永不泯灭的芬芳,是全世界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的正气。歌颂梅花魂,就是宏扬中华英风、炎黄正气。
师:《梅花魂》除了传达一种思乡之情,它还传达了一种梅花的精神。而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具有梅花秉性的人物,有兴趣,可以读一读《雷锋日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刘胡兰正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读其他相关内容的书籍。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辛苦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