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在延安
柳青坐在一张没有油漆的白木桌前,几小时不动,他回忆在前线的各种感受,绞尽脑汁构思短篇小说。写不下去的时候,反反复复阅读他熟悉、喜爱的作品。
柳青才从前线回来,不少同志不认识他。开始他的话很少,总是认真倾听。不过,这里有一熟人,文抗主任艾思奇。柳青一到延安就在他的领导下,他始终支持柳青的工作,也一直关心他的写作,柳青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经艾思奇的介绍发表出去的,包括那篇《误会》。艾思奇当时已经是著名的哲学家,而柳青还是个平平常常的青年,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忘年之交。
从前线回来不久,柳青当了支部委员,和艾思奇接触比原来更多了。一次,艾思奇走进柳青窑洞,坐在床上,同他谈党内工作。快结束时他沉思一阵,站起来走到柳青身旁,拍拍他的肩头说:年轻人,你要搞文学,就要正直,不能搞小圈子,一辈子也不要干这种事情。说完,他拉拉身上的旧棉袄出去了。柳青依旧坐着,他在想这句话。以后,又多次听到艾思奇同志说起这种思想:要搞事业,必须一心一意才能做出成绩,不要搞乱七八糟没名堂的事情,比如拉个小山头,耍耍阴谋诡计。当然,他说,这不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往来。这些话柳青一生都铭记在心,他要求自己即使事业上没有取得多大成就,也要做一个正派的人。
晚年,他与一些人提及此事,一来是感激艾思奇在他初入社会时就给了他人生指导,使他专注创作,而不介入文艺界的派系斗争;二来也暗指一些斗争对文学事业的损害。
柳青不善交往,言谈比较谨慎,从气质到外表都像个农民,文抗的多数人来自城市,更显得他特别土气。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一切,真实自然,对人坦诚直爽。
除了和同志们拉拉闲话,柳青爱好少,山下有球场,他从来不去;举行周末舞会也没参加过一次;大礼堂演戏,吸引不了他。他喜欢听别人讲他们耳闻目睹过的各种社会现象,听他们讲文学、历史、前线、家乡,以及各种思想和认识。柳青自己很爱谈陕北农民,谈他们的各种性格、爱好、习惯,有时还不断加些民间笑话和趣事,引起一阵阵笑声,人们都佩服他对陕北农民异乎寻常的熟悉。
他读书,有时几天停留在一两段文字上,像品酒一样,含在嘴里,久久不往下咽。有时又几十遍从头至尾重读,着迷似的。
他读名著恨不得把所有的文字嚼烂,吃到肚子里,全部消化吸收掉。名著和一般作品就是不一样,故事结构、人物形象、描写手法、思想深度各有各的特点,能体会到许多高超的地方。柳青似乎看出点门道,但又说不清楚,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到底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呢?柳青想分析总结出一些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继续读书、思考、写作、探索。从立志创作开始,他就一直在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哪里料到,当他认为有了一点成果时,已经整整用去了十年时间。
多作品有兴趣,自然对它的作者也有兴趣。他热心寻找介绍这些作家的文章和传记,同样,也是为了从中总结出可供参考的东西。
文学上,成功者的道路有共同之处吗?
他从对众多书籍的研究和思考中发现的第一条: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丰富的生活积累,都极端熟悉人物原型。如果说他们的思想、阅历和知识面宽广深邃得像大江大河,那自己就像一条小小的浅水沟。他认识到,在文学道路上自己才刚刚离开起跑线。
(摘编自《柳青传》)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青从前线回到延安,因为不少同志不认识他,所以他常常用尽心思构思短篇小说,写不下去的时候,反反复复阅读他熟悉、喜爱的作品。
B.文中有一些比喻句,增强了表达效果,如像品酒一样,含在嘴里,久久不往下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青读书时体会文字的情形。
C.柳青为了寻找名著和一般作品就是不一样的原因,不断地读书、思考、写作,从立志创作开始,打算用十年时间去探索这个问题。
D.柳青对所阅读的作品有兴趣,发展到作品的作者产生兴趣,于是寻找介绍这些作家的文章或传记,从中认识到成功者有共同之处。
5.生活中的柳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作为一个著名小说家,柳青的成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
4.B(A因果关系不成立,不是因为不少同志不认识他,柳青就常常构思短篇小说;C打算用十年时间去探索这个问题错,参见原文哪里料到,当他认识有了一点成果时,已经整整用去了十年时间;D从中认识到成功者有共同之处表述不够严谨,文中无信息表明,柳青只是从介绍作品的作者的文章和传记里得出成功者有共同之处的结论)
5.①不善交往,言谈比较谨慎,从气质到外表都像个农民;②真实自然,对人坦诚直爽;爱好少,但很爱谈陕北农民。(打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6.内因:①柳青对自己严格要求,他要求自己做一个正派的人,专注创作,不介入文艺界的派系斗争,不从个人主义和名利思想出发进行创作;②勤奋读书,爱思考,读书细品深究,分析总结出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每点1分)
外因:①艾思奇对柳青进行了人生指导,在搞文学、搞事业、待人接物等方面都给予了他帮助,影响了他一生。(2分)②身边的人们讲他们耳闻目睹过的各种社会现象,讲文学、历史、前线、家乡,以及各种思想和认识,为柳青提供了素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