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天安门广场》教学分析
第一、教学理念
教师要引领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可观的形象(如第二至二自然段,主要建筑的位置);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从字里行间诵读感受(如第四第六自然段);教师应深入解读文本,赋予文本精神内涵。(如:本课中将民族自豪感融于阅读教学中。)
第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性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分六个自然段介绍了****广场的地理位置、主要建筑、政治地位及典型场面。结构严谨、层次井然,表达精炼准确。
第一自然段总领全文,介绍了****广场的具体位置和壮观景象。(北京“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
第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主要建筑。(北—中—南—东西)
第四自然段介绍了******广场的特殊政治地位。(新中国的“象征”,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第五六自然段描述了两个典型场面——清晨时的******广场和节日时的******广场。(清晨,红旗与旭日同升;节日,广场热闹沸腾。)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四字词组,使文章有形有色,如: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巍峨壮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翩翩起舞等。同时还进行了对偶的运用:如“鲜花和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节奏强烈。并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广场不仅壮观,而且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也如红日冉冉上升,日益富强,日益伟大,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三、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至六自然段。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读懂课文,了解******广场的壮观辉煌;知道******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四、教学思路
●以《我爱北京******》歌曲导入,组织谈话,激起学习欲望。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大意,理清脉络。
●精读细品,读中感悟,第一自然段抓“中心”“最”结合拓展知识理解。二至三自然段,抓方位理解,第四自然段是重点,为什么是“新中国的象征”为什么“无比向往”,结合开国大典场景反复诵读。第五六自然段充分读,边读边体会内涵,运用图片资料说话进行练习,融入民族自豪感。
●升华情感,积累背诵,补充阅读(《语文补充阅读》)。
第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